剛剛過去的萬圣節,各種看官過得怎么樣,小心臟還好嗎?萬圣節的創意裝扮層出不窮,小編看得眼花繚亂。萬圣節的樂趣在于絞盡腦汁想裝扮,看誰的cosplay最有創意, 能在群魔亂舞中脫穎而出,獲取最多的糖果。 而我們信息流的優化師每天都在過萬圣節,每天都在想方設法讓創意在萬花叢中脫穎而出,吸引用戶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效果。
下面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如何讓教育行業投放的今日頭條信息流的創意品效兼顧?
創意由概念和表現這兩部分組成。而創意的概念常常被誤解為噱頭,誤以為天馬行空就是好創意,其實并非如此。成功的創意概念一定是品牌(產品)賣點和用戶真實需求的鏈接點。將此鏈接點具象化,通過恰當的表達方式打動用戶,這部分就屬于創意表現的工作了。
用戶的真實需求就是我們常說的消費者洞察。由此,創意的制作過程也就很清晰了,小編總結為四步曲。
了解金主爸爸的產品是優化師第一生存技能,小編不在這里贅述。重點講用戶洞察和創意表現。
用戶的洞察,分為兩方面:自然屬性和心理特征。
自然屬性:年齡/性別/職業/行為/興趣;心理特征:生理(衣食住行欲美)/安全/情感/認同(尊重/成就/價值)/自我(潛能/目標/意識)
舉個例子:
洞察用戶的過程如同追求心儀的對象,了解TA的特征/愛好,進入Ta的內心,知道Ta的真實需求。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各位多多打磨,多加練習。
一旦洞察完成,創意概念的提煉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用產品自身的優勢去鏈接用戶的真實需求,比較難的如何將鏈接點具象化,即創意的切入點,來打動用戶。
創意切入點如下:
教育行業為兼顧后端效果,最常用的切入點便是產品功能以及產品價格:
產品價格:價值299課,今日免費領,限200名。
產品功能: 5-12歲量身定制少兒英語課,外教純正發音。
那是不是除此之外的切入點,都不適用教育行業呢,我們通過下面的例子,驗證只要切入點能打動用戶,后端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消費場景:解決家長最后一公里的痛點—"足不出戶,只需三步就可以讓孩子學到地道歐美英語。”素材上體現上課情景。
用戶情感:制造家長緊迫的情緒氛圍—"錯過幼兒英語的窗口期,千萬別再錯過啟蒙期,抓住啟蒙期只需這一步”,素材上利用家長常見的繪本,強化抓住啟蒙期的緊迫感。
學習時機:結合社會熱點,搭載流量順風,事半功倍。
這三條創意CPM11-20左右,常規(產品功能類)創意CPM在35-40,ACP1.8%,行業ACP1.1%,Leads有效率77%,后端效果表現讓人驚喜。
只要洞察到位,素材配合恰當(如何配圖請參考歷史文章“百度信息流創意修煉手冊”),每一個切入點都能通往品效兼顧的大門。
如今優化師不好當,要求能文能武。左右腦同時發達。文可提筆圈用戶,武可優化保效果。左腦理解產品邏輯右腦妙筆生花,恨不得個個都是絕世高手,各派招式信手拈來。
看完小編的分享,不知有沒有給大家帶來好的廣告創意想法呢?有的話趕緊用起來,再也不用擔心出現千篇一律的創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