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教育賬戶100多個計劃,就只有一個計劃消費過萬,其他的計劃都是只花200多(一月的數據),這樣的賬戶怎么整能盡快出效果?
答:同一計劃下,如果同時創建多創意,需要考慮每條創意的平均分配預算,不然平均每條創意的分配預算不足,也會影響創意起量;
如果是同質化的創意內容,建議是先優化創意,創意內容不要完全形同或者相似度過高,不然影響推廣起量;
廣告進行投放的過程中,投放初期就需要及時監測數據,分析數據,建議不要同時大批量上線推廣,建議根據優化師可監控的廣告量級,逐步有序的開啟推廣,及時調整優化;
廣告無消耗低消耗的狀態的本質問題是展現不足,影響展現的因素要逐個排查:預算(平均每條創意分配預算要保證充足)、計費方式/出價(要合理,保持廣告具有足夠的展現競爭力)、定向(不能過窄,避免預估覆蓋人群不足導致廣告無法起量)、時段設置(預算充足可全時段投放,預算不足需有效覆蓋平臺用戶活躍時段)、廣告質量(尤其是智能計費方式,創意點擊率轉化率越高越具有展現競爭力,提升廣告質量重點在于創意和落地頁);
最后一點建議,做信息流推廣,精細化運營比海量戰術要更容易把控效果,優化提升廣告效果。
Q2:降成本,是不是要先提點擊率?
答:展現量時基礎,先有展現才會有點擊、有了點擊之后才會有轉化,降成本就是優化轉化數據,前面的每個環節都要提升優化。具體的降成本思路,建議親學習下信息流特訓營數據分析章節和賬戶優化方法論的內容,講的很細致,簡單總結的話就是:提高創意質量度、及時關停無效廣告無效流量。
Q3:做電商推廣,產品出價會定在產品售價的百分之多少?
做信息流電商推廣,產品售價基本集中在在99-299元中間,定價過低難做推廣優化,優化空間太受限,定價過高轉化率低,難爆量。
假設某個產品單價10元,也不會一次僅售10元,而是會換種方法按照打包價售賣,10個起賣客單價定99元。因此沒有說電商定價出價一定要有百分之多少,而是做好成單客單價設置。
電商推廣是信息流推廣類型中對各環節把控最為嚴格的一種,比如產品成本、推廣成本、倉儲物流成本等各環節都要核算,因此電商推廣的各個環節都需要認真把控。
Q4:請問如何判斷一條計劃是否有潛力,在無轉化的情況下
沒轉化之前都是空談的,能做的就是廣告投放前,盡力打磨好創意方案,上線推廣后精細化運營。而判斷創意是否有效的核心指標:轉化情況。就像一個孩子剛生出來,誰也不能知道他未來能不能成為科學家。
Q5:有條計劃前幾天都是無轉化,經過反復關停,現在又起量了。就是前期有量無轉化,產生消耗,這種情況要不要關停,排查問題是修改計劃嗎?
給出測試空間,設定消耗多少關閉,或者點擊多少關閉,建議按照點擊量走,比如500個點擊還沒轉化直接放棄。
從截圖看,前幾天的數據明顯是廣告沒有跑出去。影響展現的因素,在投放初期就應該排查,當天跑不出去,只有兩個原因,賬戶設置限制,創意質量度不夠。具體指:
賬戶設置限制:預算、出價、時段、計費方式、定向。
創意質量度不夠:點擊率、轉化率。
廣告投放前3個小時就是起量關鍵期,要及時排查問題。
Q6:一個計劃頻繁修改出價、定向,會影響計劃的投放嗎?修改投放時間、投放渠道這些也有關系嗎?優質創意衰退之后要關閉嗎?或者根據這條創意還可以做些什么?
頻繁調整廣告會影響效果。有效創意最好別動保持穩定就好,有效=轉化量好、轉化成本可控。
改了定向設置,廣告覆蓋人群會變化,智能模式下用戶探索模型肯定會受影響。
對于效果不好的創意,分析數據(比如哪些數據下降)、排查問題,對癥下藥嘗試解決問題,而優化無力的創意可以關閉直接上新。
信息流效果推廣重點在于優化創意方案,在頭條平臺使用智能計費方式的話,對于賬戶操作要求不高,上新創意是競爭主要有效手段。根據投放效果需要,必須做到及時補量上新。上新時可以參考原有優質創意。
Q7:如何根據優質創意上新?創意是指整個計劃,還是創意文案素材?一般的話一個賬戶同時在跑幾個計劃最好?
上新要根據原有的轉化好的創意來,可以參考原有的文案、素材,做同類型內容策劃,或者微調后上新,優質創意的落地頁可以直接引用。
信息流廣告賬戶結構:賬戶-廣告組-計劃-創意,計劃下的每條創意都要核算效果數據,分析哪條創意更優質,哪條創意無效,上新參考優質有效創意。
只要預算足夠,多上沒關系。信息流廣告本質是花錢買量,花多少的錢買多少的量,保證在投創意都能獲得有效預算就可以。
Q8:同個賬戶計劃太多會導致互相搶量嗎?
在窄定向的前提下,完全相同會,完全相同=定向+創意+落地頁+計費方式。一般不需要擔心搶量,信息流廣告本身就是競價廣告,而媒體平臺的在投廣告數據是海量的,保證在投創意預算充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