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品牌營銷總要玩出點新花樣才能更好的迎合市場的發展。2018年企業品牌營銷三大新趨勢,其中跨界營銷魅力十足。
趨勢一:網紅產品轉型明星品牌
2018年,抖音帶火了一批又一批網紅產品,摔碗酒、答案茶、氮氣冰激凌……我們營銷圈有句話,網紅一陣風,能留下才是王道。在迅速躥火之后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下品牌的持續型和穩定性?
網紅與明星有哪些區別?從產品到人物,我們可以看到:網紅有爆發力,速度之快超出想象;明星更注重長久,能夠長期活躍的明星才有價值。所以我們也看到了,滿屏的小鮮肉賣萌、耍賤、刷臉,就是記不得他是誰!
網紅產品火遍大江南北,變現成了其面臨的最大問題。一大批加盟、連鎖、運營管理的招商貼,讓更多根本不了解產品的人進入市場,最終不了了之。
趨勢二:品牌營銷是不斷做深的過程
前段時間,我的服務客戶問我,“創業最重要的是什么?”借用一位前輩的話,“創業就是做產品(服務),是一個不斷打井的過程,你的產品(服務)可以是2米寬,但是一定要做到10米、20米、30米深”。其實,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要找到自己做的產品的核心定位。
在我看來,創業有兩個路徑,一條路徑就是找準市場,迅速反應,做的是大市場;一條路徑是找準產品,尋找需求,做的是小市場。大市場需要的是資源(成本、原料、人脈、關系……),小市場做的是需求(市場)。
需求是人們心中渴望得到或者將要得到的東西,這是營銷的核心,但是這個需求有分為顯性需求和隱形需求。顯性需求大家都可以發現,勢必會是一場廝殺,也就是商家天天搞促銷、拼價格,最后利潤還不多。如果你的產品可以滿足人們的隱形需求,也就是找到新的品類,在一個特定的市場環境中可以建立獨特的優勢,小品類同樣可以爆發大市場。當然,這個過程也就是不斷做深度挖掘的過程。
趨勢三:跨界更有意思
“我是歌手”、“好聲音”做了這么多季,受眾的審美也容易產生疲勞,無論是你把導師的座椅做成了旋轉還是俯沖,總感覺有點怪怪的,形式大于本質!所以,“跨界歌王”應運而生,而且從舞美的專業、導師的娛樂性、觀眾的互動性都更加有意思。跨界,是突破自我,然后破繭重生的過程,這個過程最好的效果就是塑造立體形象!也就是,他不僅是演員還可以唱出如此美妙的歌聲,這是一個加分項,粉絲肯定會更加喜歡!
品牌也是如此!
你能想象“RIO×六神”的味道嗎?如果你想不到,那可以直接去購買一瓶六神花露水味道的RIO,保證瞬間讓你清醒!可以喝的六神花露水,由于兩款產品的瓶身類似,跨界合作之后網友瘋狂玩了起來,一瓶十幾塊錢的產品轉賣的價格飆升到400元!
跨界,當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的,需要找到兩款產品的契合之處,達到雙向提升的效果才行。
互聯網不斷拉近地區、國家的距離,市場競爭也不斷加劇。面對數以億計的產品對消費者帶來的選擇暴力,面對全球各種品牌對消費者洗腦式的軟價值傳遞,品牌的每一次傳遞都成為其生死存亡的戰役。所以,把握趨勢,找到自己的核心陣地,才能發起更有利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