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盤點中國市場上手機品牌的演變,在功能機時代,基本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外品牌的天下;2009年,蘋果發布了3GS手機,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蘋果和三星一度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首選。但是,在10年后的今天,這個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有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名中,中國手機品牌已占三席,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十名中,中國手機品牌已占七席。尤其是以華為、OPPO、vivo、小米為代表的中國手機企業的品牌力還在不斷提升。
消費升級:帶動國內高端機消費市場崛起
隨著消費升級,手機產品研發“高精尖”化,已成為品牌發力用戶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國產智能手機而言,通過產品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來打造高端機型,滿足用戶更加個性化、專業化和生活化的使用需求,是進一步撬動國際品牌主導高端市場的必修課。
今年的報告也側面看出這一現象,從微博用戶新增數據來看,華為、OPPO、vivo、小米四大Android品牌手機份額在不斷穩步提升,而iPhone對國產Android手機用戶的吸引力在持續下降,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這也正說明,國產智能手機的科技創新與品質升級已初見成效。
同時,隨著消費購買力的升級和手機產品體驗的提升,在高端機型市場,華為、小米、OPPO、vivo對蘋果形成了范圍式削弱。另外,隨著國內高端智能手機的崛起,消費者對于國產高端機的青睞趨勢也是十分明顯。
布局智能手機高端化市場,已成為各大品牌方角力的主戰場,消費者對于智能手機的個性化、科技化與品質化的消費需求越加明顯,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旺盛也反應出了,當前國內消費市場的繁榮,以及消費者通過科技和信息來滿足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中國“智造”贏站未來:年輕消費者引領新潮流
時代前行的齒輪,一刻也不曾停歇的向前轉動著,正如,手機從過去單一的接打電話功能,逐漸豐富出影音娛樂,以及移動互聯網等諸多服務和內容,這就是功能性產品迎合時代發展的具象產物。可以看到產品在隨著技術的驅動再不斷向前發展,而對于品牌的發展,則是需要時刻抓住時代的主流消費人群,也就是極具活力和購買力的年輕一代消費者,他們既是品牌年輕化的代表,更是這一時代的“創造者”。
年輕消費者所代表的不僅是新興的消費力,同時更是品牌年輕化和未來戰的關鍵推動者。此外,品牌在占據年輕消費者市場的同時,更應該先去打動消費者的內心,能夠融入到消費者的語境和生活中,只有這樣,智能手機雖作為硬件產品,但卻能夠增添幾分生活的情調和趣味,尤其是年輕用戶會更為之所動。
智能手機競爭加劇:數據賦能成為品牌突圍利器
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無論是國外的“強敵”久居主場,還是國內“英豪”倍出,都使得智能手機成為各大品牌廝殺的紅海領域,因此,品牌如何打好營銷仗,成為沖出重圍,精準觸達消費者,提升品牌認知與轉化的關鍵點。
同時,在當前這個數據化時代,品牌方在做市場營銷過程中,更應該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通過數據賦能于營銷,實現品牌市場的高效傳播與轉化。例如,在報告中,對于各家智能手機的用戶關注點和用戶喜好內容進行了系統化的分析,如,小米、華為這兩大男性使用者更多的品牌,開始向女性市場發力。其代言人的粉絲往往以女性用戶為主,例如小米的吳亦凡,華為的張藝興、胡歌;而女性用戶更多的OPPO和vivo則繼續深耕女性市場,在代言人選擇上更傾向于流量男星和當紅女星。
此外,在報告中,通過微博用戶畫像分析,不僅能夠使廠商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用戶屬性和特征外,根據洞察用戶對于內容的需求和喜好,可以為品牌匹配最適配于消費者關注點的內容,從而形成品牌傳播的合力,最為精準化、原生化的影響消費者消費決策。例如,報告中指出,品牌合作的節目中,vivo用戶更關注《王牌對王牌2》,小米用戶更關注《我們的侶行》,但去年火爆網絡的《奇葩說》和《中國有嘻哈》卻并沒有在關注度層面達到平均水準,縱觀這些大數據,無疑都將會成為影響品牌營銷新一階段營銷的參考。
智能手機作為我們網絡連接的工具和平臺,在發揮著其功能屬性滿足人們生活所需的同時,更是成為陪伴人們成長每一天的“伙伴”,如今,我們可以不帶錢,不開車,不帶便當,但我們不能沒有手機的陪伴,手機之于生活的重要性已然毋庸置疑,它再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在適應著新的時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