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在微博上上演的“坤倫大戰”絕對是2019年娛樂圈中廣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火熱話題之一。這個當事藝人一臉蒙圈,完全由粉絲自發參與的“大戰”印證了莎翁那句“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似乎可以從自己的立場和領域中給出對事件的看法。
在11月22日的上海營銷論壇上,微博客戶市場和服務中心總經理張欣欣就通過這個事件,圍繞“引爆”這個話題,剝絲抽繭般解讀微博的上的幾大營銷軍規。
微博客戶市場和服務中心總經理張欣欣
介紹微博引爆社交機制
先來回顧下這個事件本身。整個2019年,人氣偶像蔡徐坤都是微博明星人氣榜的Top5的常客,甚至長期霸占榜單的頭把交椅。
坤倫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是有網友發帖質疑周杰倫的真實人氣,甚至沒有在微博開號的周杰倫瞬間點燃了“夕陽紅粉絲團”的熱情,粉絲不再佛系,快速聚集,在7月21日當天成功將“周杰倫超話”影響力做到了微博第一,并且力壓此前的榜單冠軍蔡徐坤。
周杰倫的粉絲通過這樣的行動,向外界傳遞出周杰倫仍然具有很強的粉絲號召力的積極影響。這次活動甚至突破了周杰倫的粉絲圈層,吸引了包括李現在內的眾多藝人和陳奕迅粉絲團的強勢圍觀,最終實現了上億的影響力。
這完全是一次粉絲自發的行動,直到打榜團宣布解散后,天王嫂昆凌才發布了一個姍姍來遲的博文。
微博“引爆”的威力竟然可以巨大如斯。這里面又有什么樣的訣竅,我們如何利用好微博的平臺,攫取數字化時代的社交紅利呢?
在張欣欣看來,企業在微博做營銷要利用好微博的三個特點,就可以事半功倍:
1. 興趣聚合,引爆熱點;
2. 公域、私域互相加持;
3. 用好微博的年輕力、購買力和下沉力。
知易行難,做好這三點的實踐路徑是什么?那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這里面的“引爆”社交營銷訣竅究竟是什么?
興趣聚合+引爆熱點
通過“坤倫大戰”事件我們可以總結出微博的兩個特點:一個是基于熱點的引爆,或者是會造熱點,或者是你會借勢熱點。另外一個特點,興趣聚合。
我們看到剛才是因為對周董的愛,而讓粉絲聚合。其實在微博上聚集的不僅僅是明星的粉絲。張欣欣表示,“在微博之上有64個興趣的領域都聚合了大量的深度的粉絲。”
在談到這點的時候,張欣欣回顧了求學期間,學習管理學或者市場營銷的時候。她表示,當時,老師往往在授課結束后會合上厚厚的書,歸納提煉幾個字母,就是STP和4P。
前者是市場細分理論,提出了市場細分(Segmentation)、選擇適當的市場目標(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后者是營銷的四大基本策略,包括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宣傳(Promotion)。
張欣欣分享道,過去我們做營銷,做4P怎么做,多半來講就是劃分年齡、劃分地域等等這種傳統方法。在微博上有64個這樣的興趣圈層之后,給很多市場人提供了一個創新的機會,你可以用新的維度來做。
比如說二次元,比如說旅行人群、運動人群等等,就更加具有創造性。而且我們還看到,在微博里,有33個細分領域中的整個閱讀量超過了百億!也就是說這些亞文化的興趣圈層,不僅非常廣泛而且非常聚合。
張欣欣談到微博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年輕人聚合。我們回顧下坤倫大戰的打榜人群,為周杰倫打榜的都是什么人?直覺告訴我們,這里面似乎都應該是三四十歲的70后和80后,他們在十幾年前追逐過周杰倫,十幾年后的今天,已經為人父母,已經在社會崗位上打拼多年,已經似乎失去了追星的熱情,現在他們站出來再次為偶像發聲。
但直覺往往是不對的。實際上,90后和00后占據了活動人群的超八成!據微博Q3財報顯示,微博當前月活躍用戶數為4.97億,日活躍用戶數為2.16億,其中81%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再來看看另一個數據——57%。這是在微博平臺上三四線城市用戶的占比,也就是說對于那些想做渠道下沉的企業而言的話,微博也是一個必爭的主陣地。而最后一組數據——63.9%就是針對剛剛過去的雙11出現的,據微博電商白皮書顯示,63.9%的網購用戶群體消費比去年高。
“也許你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成熟,但同時兼具年輕力、下沉力和購買力的平臺。這也是微博和其他平臺具有顯著不同的地方。”張欣欣如是說。
公私域互利,打造網紅商業價值
克勞銳在《網紅電商生態發展白皮書》報告中指出,微博電商網紅規模領跑全網,其中時尚、美食、美妝三大領域網紅粉絲數量相較于其他平臺遙遙領先,通過在微博上做私域流量,吸引大量的忠實粉絲。
為更高效釋放網紅商業價值,微博直播與淘寶直播相互打通,從微博引流到天貓完成交易。很多企業和網紅的玩法就是在微博上做自己的私域流量,建立“愛”的關系。
“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還在意花多少錢嗎?對價格還那么敏感嗎?把熱愛品牌或者喜歡網紅的粉絲引流到天貓上,從而完成自己的交易閉環。”張欣欣分享道。
她透露,在雙11期間,微博通過和阿里的直播打通,完成上萬場直播,總計超億次人觀看了直播,當天微博的網紅有9家實現銷售額破億。因此我們不難看到,微博作為一個高效的種草平臺,也都是每一年雙十一微博各個電商拼命去爭取的資源。
為何網紅都會選擇微博平臺呢?對于網紅來說,微博是一個私域的流量池,可以寵粉、愛粉,與粉絲之間互相交流。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通過生產優質內容,通過話題從公域流量池導到私域里面。所以說,微博是一個公私域并存的平臺,既有公域又有私域。
北大國發院教授陳春花曾經分享過一組數據,一個粉絲的轉化率是非粉的五倍,而粉絲的購買力比非粉高30%。正是感受到粉絲的商業價值,所以網紅電商們非常注意在微博上做自己的私域經營。
成熟期企業的營銷困境
廣告市場上的大多數企業正是處于企業發展的成熟期,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如何借助微博進行社交營銷呢?成熟期企業的特點非常鮮明——市場占有率位于行業前列,研發管理體系都趨于完善,然而在這其中同樣面臨著增長放緩、競爭激烈、利潤攤薄的嚴峻局面。企業要如何做好營銷,實現全面的引爆?那么就需要擅長使用微博的獨特特點,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企業的營銷應對之道不外乎三種:人群擴張、地域擴張和產品革命。首先是深入年輕群體使品牌年輕化,其次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獲取更多利潤。人群擴張、地域擴張,總會到達一個瓶頸期,那么產品革命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通過持續研發新產品,用新產品去革老產品的命,從而能夠讓企業更長的時間停留在頂峰階段。
然而新產品研發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新品研發的階段怎么確保企業研發的新品就是消費者喜歡和需要的 ?產品上市后如何能讓新品一夜成名?當企業的產品處于競爭的紅海,是否有機會突圍?
在產品研發階段,企業慣常的做法是看看未來的趨勢,沿著趨勢去做產品。可是“趨勢”并不一定適合企業。比如百事可樂就曾根據“ 透明”的趨勢研發過“ 透明”可樂 ,最后消費者并不買單。
張欣欣談到,企業真正應該做的,是要聽到真正來自市場的聲音,那些真正愛你的人給你的建議,他們愛你,了解你,他們的建議往往更加容易讓你成功。但是反過來你盲目追求一些潮流和趨勢的時候,這些潮流和趨勢如果跟你的整個調子是不搭的話,反而適得其反。
私域共創,與粉絲一起研發爆品
在微博上,品牌與消費者可以直接、實時、溝通互動。善用這個特點,品牌可以在產品的研發階段,通過直接與消費者對話,及時捕捉消費者的喜好,聽取消費者的建議,與粉絲共創新品。
以微博紅人張大奕為例,去年雙十一,28分鐘就實現了淘寶女裝銷售破億記錄,今年雙十一銷售額直接突破三億。可以說她在電商的領域中已經登峰造極了,這樣的品牌如何進一步增長?
張大奕本身在微博上有一千多萬的粉絲,同時她利用自己的大號、小號及所有店的號組成一個“大姨媽奶香矩陣”,積累起大量的粉絲。她非常重視私域的運營,在決定跟芝麻街做聯名款時,在微博上跟粉絲直接溝通互動,粉絲給出了很多建議。這樣粉絲就深度參與到她整個創作研發階段,在11月13號,產品就已經賣出三萬七千件。
張欣欣透露說,在整個張大奕粉絲研發共創的互動中,有11%互動收集研發需求,16%收集對設計的意見反饋,還有39%是為了不斷刺激粉絲與她一起共創產品,粉絲深入參與全鏈路每個環節。
當我們來復盤這個案例的時候可以發現,起初張大奕想跟芝麻街做聯名的時候,其實她沒有想清楚做什么產品的聯名款。她就把這個想法劇透給粉絲,粉絲給了很多建議。有人說你是不是應該生產一個寶寶款,有人說你是不是應該生產一個牛仔背帶褲,甚至還有網友說你應該生產耳機套以及手機殼,不同的品類上都有建議。
甚至張大奕會問網友,我想把芝麻街的卡通形象印在衣服上,哪種材質比較好,把兩種材質的圖片貼到衣服上,很多網友投票建議用什么。這樣粉絲就深度參與到她整個創作研發階段。
張大奕的故事顯然是可以復制的,比如故宮淘寶,有一款特別爆的產品——“冷宮“冰箱貼。是在跟網友互動過程當中,一個網友給了一條建議,故宮就順手打造出這款產品。產品上市后,還有網友調侃冰箱貼貼在冰箱上——“朕每天打開冷宮,不是打朕的臉么”。
企業在微博上要懂得用私域,還有微博上的營銷工具跟消費者共鳴共振共創,從而達到四兩千斤的營銷效果。換句話說,企業主要能夠激發UGC,激發傳播,這才是營銷的真實力。
公域引爆,新品一夜成名
很多品牌已經將產品研發出來,此刻,他們將面臨著新品上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產品推出市場,一夜成名,這是一個挑戰。
以手機行業為例,市場競爭激烈,新品上市急需引發消費者關注和購買。華為nova系列手機在新品上市之際,由于新產品沒有私域流量,于是華為聯合微博借助開學季在校園里發起#nova5校園Vlog大賽#。
大賽圍繞校園的四個話題:舌尖上的食堂,開學的Vlog,花樣的假期,社團的人氣王等吸引大學生加入,再通過KOL和明星破圈,從而達到品牌知名度提升。
張欣欣透露道,此次活動近300位明星大V進駐,50+高校自發參與,話題閱讀總量達17億,原創視頻總數超過3000條,視頻總播放量突破1.75億。
借助活動華為nova5把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讓產品成功實現一夜成名。很多網友紛紛稱華為為“阿華”爸爸,大喊“阿華爸爸我愛你”之類的示愛宣言,在華為官V賬號下花式留言感謝。
張欣欣表示,這是華為手機在微博上非常成功的一次營銷,成功讓粉絲“把對明星與KOL的愛轉化成對品牌的喜愛”。
公私域互相加持
引爆UGC破圈傳播突圍紅海
當富有挑戰性的產品已經進入主流市場,這個階段,往往面臨的是市場上殘酷的競爭態勢,紅海博弈中,品牌主是否有機會再實現增長呢?借助公私域之間的相互加持,企業主就有機會激發UGC,讓更多人與品牌共鳴共振,實現紅海市場的成功突圍。
張欣欣談到了高考期間脈動的一次非常經典的微博營銷。脈動針對人們對高考的關注,通過借勢熱門話題內容,邀請微博上考生所喜愛的明星和KOL前來為高考助威,聯手打造明星高考應援視頻。明星的加持激發粉絲UGC內容,創造最燃粉絲互動,從而讓品牌破圈而出。
能夠在紅海實現突圍的品牌,不只是脈動一家,很多成熟期的品牌都曾在微博實現突圍。張欣欣現場就提到了雕牌。雕牌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牌品牌,但是,雕牌也在微博上成功打造了一個年輕煥新的IP形象,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逗逼”的形象,自己制造熱點,符合年輕人的喜愛,也受到了粉絲的追捧。
借勢營銷、跨界聯名、種草拔草,杰克瓊斯14分42秒實現破億營銷。同樣也有四兩撥千斤,以小博大的王老吉,這都是在紅海突圍方面的高手。
好了,我們不妨再來回顧下張欣欣談到的利用好微博特點的三大營銷捷徑:
第一,怎么樣能夠去興趣聚合跟熱點引爆?
第二,怎么樣利用公私域之間的互相加持,把公域、私域用好?
第三,怎么樣用好微博上的年輕力、購買力和下沉力?
社交營銷的時代,微博作為連接品牌和用戶的媒介平臺,是天然的流量池。在未來,微博的目標是做好平臺和服務,打磨更好的營銷工具,助力企業掀起一波又一波社會化營銷颶風,真正實現企業的社交聚力和創新增長。
作為品牌方,也可以回顧這三點,嘗試與你自身的業務結合,重新思考下在微博之上的“引爆”之力,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獨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