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牛什么牛,你牛什么牛,你的金錢買不到姐的自由。你牛什么牛,你牛什么牛,姐的幸福只是那真心擁有......”
隨著電音神曲《你牛什么牛》的響起,新一代老年人網紅廣場舞者“龍姑姑”在廣場上忘我地搖擺起來,舞姿、神態毫不輸年輕人。“龍姑姑”在短視頻平臺上有六百多萬粉絲,是個名副其實的老年網紅。
圖片來源:抖商之家
除了“龍姑姑”外,最近還有搞笑逗比的“淘氣陳奶奶”、帥氣儒雅的北海爺爺等一系列老年網紅在短視頻平臺上走紅。
他們不同于一般老年人那樣拒絕新事物,而是會跟年輕人一樣使用新型的科技、會講時下的流行語錄,還會講一些搞笑段子,這使得他們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一下子吸引了許多粉絲。
但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許多支持他們的聲音里,也有了很多質疑聲:他們是被錢所迫故作姿態,還是真放飛自我?
短視頻行業良莠不齊是一直存在的。
早期的快手上,很多老年人為了吸引關注,吃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表演一些低俗段子。已經離世的前快手網紅奶奶覃翠瓊,就靠著講一些社會語錄“酒不夠,比死還難受”、旁邊另一位老奶奶迎合“對,對,講的對!”而走紅。
圖片來源:抖商之家
又比如農田前講解愛情真理的“羅姑婆”,用著時下流行語與年輕人打成一片,有時候還會飾演一些土味情景劇。
有些觀眾喜歡他們夸張的舉止、搞笑的段子,有一些則覺得劇本痕跡太重、表演太過低俗。
除這類老人外,也有許多爭議比較少的老年人,比如走時尚路線的北海爺爺,靠著一身熨帖的西裝、一頭打理得一絲不茍的頭發、儒雅的氣質,在抖音上被冠以“最帥老人”的稱號。還有B站第一老年網紅局座張紹忠、飾演濟公的游本昌老人等等,他們會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一些自己的人生經驗,十分受人尊敬。
圖片來源:抖商之家
老年網紅早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比如“淘氣陳奶奶”就是一家MCN機構的簽約藝人,公司專門給她配了三個90后協助她拍短視頻。而一些像她一樣的老年網紅,有些廣告報價比年輕人還高。
但這并不意味著是壞事。
比如擁有581萬粉絲的“小頑童爺爺”,就是以搞笑出名,但實際生活中的他卻是個抑郁癥患者,孫女為他拍攝了一段抖音視頻意外走紅,于是他做起了網紅,專門拍攝搞笑視頻,在拍攝搞笑視頻的時候抑郁癥也得到了緩解。
回鄉創業的阿飛,開通了“阿飛和爺爺奶奶”這個賬號,靠著分享鄉村生活、爺爺奶奶日常以及割蜂蜜等,成功地為自己的土蜂蜜找到了很好的銷路。
短視頻讓這些老人能夠不局限于年齡,獲得大眾的喜愛,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人的社交需求與子孫輩不在身邊的孤獨感,還能夠為自己增加收入。
其實老年網紅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老齡化的加劇,導致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網絡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老人接觸到網絡,即使是鄉村也不例外。
圖片來源:抖商之家
短視頻的火熱,讓使用短視頻的人越來越多,加上它操作簡單、內容有趣,一些老年人自己也可以上手拍攝。加上老年人其實相比年輕人擁有更多的空余時間,有更多的時間在短視頻平臺上觀看內容、產生內容。
短視頻催生的MCN機構,也會挖掘一些老年網紅,還有一些回鄉創業的青年通過拍攝老年網紅視頻為自己的事業添磚加瓦。
而老年人在短視頻上受歡迎,一是打破了大眾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二是他們區別于年輕網紅,人生閱歷更多、更真實。
老年網紅的出現,使得短視頻生態更加多樣化,也催生了新的風口。而隨著這樣的網紅老人越來越多,或許在將來,我們能夠見怪不怪了。
安迪·沃霍爾說,“ 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抖音將這個時間段壓縮到了15秒,而在其中,老年人也獲得了同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