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年初刷爆朋友圈的“紫禁城里過大年”廣告嗎?近日,這支廣告再次成為“爆款”,接連獲得三大機構頒發(fā)的五大獎項:
• 科特勒·新營銷大獎最佳社交營銷案例獎
• 金投賞金獎
• 中國無線營銷大獎品牌形象類別銅獎、優(yōu)秀獎以及公益事業(yè)類別優(yōu)秀獎
諸多行業(yè)獎項的認可,為這支廣告再次戴上了神秘的光環(huán)——在春節(jié)這個競爭激烈的重要節(jié)點,它是如何成功搶占用戶心智,又是如何帶來令行業(yè)認可的營銷效果呢?讓我們來一一揭開這成功背后的秘密。
新樣式+好創(chuàng)意
讓年輕人用指尖“走”進故宮
今年春節(jié),故宮博物院舉辦了“紫禁城里過大年”主題展覽。由于線下展覽能夠承載的觀眾有限,為了能更好地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故宮攜手微信廣告,打造了其首支朋友圈廣告——借助“視頻輕互動”這一廣告新樣式,讓用戶能親手“打開”紫禁城的大門,在朋友圈里體驗“我在宮里過大年”。
這支朋友圈廣告,通過新穎的互動形式,牢牢抓住了年輕用戶對宮廷年俗文化的好奇心,通過懸念的鋪設,引導用戶開啟了朋友圈里的驚喜——隨著屏幕上“推門”手勢的引導,推開紫禁城的大門,不僅能獲得皇帝御筆的福字,更能走進雪中故宮,觀看“宮里過大年”的習俗,了解展覽中藏品的歷史與宮廷的年俗文化。
與傳統(tǒng)廣告相比,視頻輕互動的新樣式,給用戶帶來了充滿驚喜的“彩蛋”體驗。同時,廣告落地頁的展覽內容,也采用了與“現代民俗”進行“類比”的演繹方式,讓用戶在線體驗了不同于傳統(tǒng)展覽的、充滿趣味的宮廷年俗文化,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在這個春節(jié)通過指尖“走”進故宮。
全民性+話題性
撬動社交裂變,為傳統(tǒng)文化代言
不僅僅是將線下展覽與微信平臺上11.33億月活躍用戶0距離連接,故宮的這一成功案例,更通過朋友圈廣告@好友的評論機制,撬動了更為廣泛的社交裂變,讓傳統(tǒng)文化不再是歷史書中冰冷的知識點,真正走進了每個人的生活,讓用戶通過評論、轉發(fā)、@好友,成為了傳統(tǒng)文化的代言人。
而這樣的效果,對于品牌廣告主來說,不僅意味著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更意味著與用戶締結了緊密的連接與互動,為品牌打造了更為廣泛與強大的社會影響。
在故宮案例中,微信廣告通過“IP+大事件+廣告新樣式”的營銷方式,激發(fā)了用戶參與互動和社交討論的積極性,使“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成為年輕人在春節(jié)期間的熱點話題,并伴隨著用戶間的一次次互動擴散,形成滾雪球式的傳播,迸發(fā)出巨大的社交影響力。廣告上線當日,“故宮”的微信搜索指數即上升了16.76%,實現了7475萬的曝光量,并創(chuàng)下14.92%的廣告互動點擊率,達到行業(yè)大盤均值的12倍。
這一影響,也讓該案例成為了2019年春節(jié)期間的輿論焦點:包括三聯、鳳凰網、新營銷、中國財經時報網等媒體主動對項目進行了報道,引起強烈的社會關注和反響。
IP+大事件+廣告新樣式
為品牌帶來與用戶的美好連接
一直以來,微信廣告都在堅持不斷推出創(chuàng)新的產品形式,為廣告主提供更豐富的解決方案。從去年“發(fā)現廣告另一面”的翻轉式卡片廣告,到今年春節(jié)的“明星送祝福”、“視頻輕互動”,乃至促成了諸多刷屏案例的全景廣告,微信廣告一直在對社交廣告表達方式以及商業(yè)價值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索。而與故宮的成功合作,也充分證明了朋友圈廣告的社交力量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商業(yè)價值,更能激活深遠的社會意義。
今年春節(jié),微信廣告還會推出新的樣式與玩法。眼看新年近在眼前,期待更多品牌主能在故宮案例中找到靈感,攜手微信廣告,實現與用戶更多的美好連接,成就屬于自己的“營銷大賞”。
圖文來源于:騰訊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