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同行做的比我好?為什么他能組合出來好多關鍵詞,市場、渠道都維護的特別好,這是怎么做到的?”
“我這市場小眾啊,同行也沒有多少,別說有可以參照的關鍵詞了,獨家經營的我應該怎么賣呀?”
做外貿,業務員們除了努力吆喝之外,思考方向,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就需要我們動動腦筋做市場分析調查。然而怎么做好市場調查,只要還是要圍繞客戶、產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廢話不多說,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產品
首先,我們從最簡單的產品本身用途出發,這樣自然而然就知道要搶哪些同行、跨行的客戶了!不能糾結于公司本身產品對外市場的角度去分析!(PS:說的是不是太繞了?)比如結合上下游產品的,采用多種角度去分析市場、行業之類的。
(舉例圖上所訴)
舉個例子,做玻璃的,面對的方向可以是家具,裝修,工藝品,玩具,多方面開拓;再具體一點的,像有些服裝面料可以針對毛絨玩具,沙發、窗簾等等,甚至是房屋裝修也用的上。搞清楚產品用途,客戶一下子就能拓展好幾個緯度。
(PS:是不是瞬間明白為什么有的業務員銷售額可以這么高了吧!)
如果你一時半會想不出產品用途,可以沿著相關產品的同行出發,從上下游相關產品知識出發。比如,你不知道買玻璃的客戶是誰,那么就可以跟著銷售相關聯產品的同行走,比如跟著賣杯子的走,還有賣工藝品的,賣買玩具的,搞裝修的......這類客戶同樣也會有購買玻璃的需求。
有些貿易商進口玻璃賣給工廠,同時他們還銷售一些搭配玻璃的配件,比如黃銅,后來沿著黃銅銷售渠道的,又可以發現這樣類似的客戶可以開發。
做銷售一定要了解到跟自己產品相關度高的行業和產品,做生意久了,擴張是必然的,讓自己的業務技能逐漸提高!
行業前景
從全局或整體上看待這個產品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趨勢。這個產品在中國的往年出口量?最近3-5年銷量是曲線上升還是逐漸下降?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會是一直呈上升狀態,到達一個高點后會緩慢的下降,被新品所取代,如果某產品近5年銷量明顯減少,說明產品壽命周期達到終點,我們也無需去冒這個風險。
至于如何了解出口量我們可以通過海關數據,或者向在本行業從事較長時間的朋友咨詢。其次是產品主要銷往的市場在哪里?也就是主要進口國是哪里?
再者了解主要銷往的市場是哪里,結合當地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從中分析我們的利潤大概能達到什么程度,現在出口的利潤有多少?如果出口利潤不高,分析是否進口國價格接受能力較差,比如熟知的印度市場。還是產品本身利潤就不大,靠量做單。
限制政策
像現如今備受關注的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國產品征收額外25%的關稅。再好的東西,遇到限制,也會大大受影響。所以國家政策對對外貿易的影響至關重要,也是時刻需要我們外貿人去關注,做市場調查這一點肯定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