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是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而崛起的新的節目形態,被業界認為是互聯網領域的風口,人才、資金等正大規模進入。
短視頻的時長一般在20分鐘之內,大部分時長在5分鐘以內,主要依托移動智能終端傳播,適宜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相比傳統長視頻,短視頻的信息密度更大、收視成本更低、傳播速度更快,幾十秒到幾分鐘的視頻內容填補了用戶的碎片化時間,契合了用戶單位時間獲取內容信息密度更高的訴求。短視頻已經成為移動傳播時代媒體創新報道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成為當前信息傳播的重要發展趨勢。
內容類機構以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三家主流媒體為代表,投入其中的還有浙報集團的浙視頻、《新京報》的我們視頻、《南方周末》的南瓜視業、上海報業集團的箭廠等;商業機構有二更、一條等,這類機構專注于短視頻內容生產,沒有專門的短視頻平臺,通過“兩微一端”及其他平臺多渠道分發。平臺類機構典型代表是今日頭條、騰訊、快手、秒拍等。這類機構不生產原創內容,而是對短視頻進行聚合。他們對優質短視頻內容的需求很大,紛紛投入巨資扶持和聚合原創內容。既做內容又做平臺的機構以梨視頻為代表,旨在探索一條既做內容,同時做相對垂直、中等規模平臺的成功之路。
還有專門供短視頻創作者使用的工具類App,如小咖秀、美拍、小影、Faceu等,用戶可通過它們對短視頻進行編輯美化后上傳至平臺。
發展特點:
短視頻從最初草根自發、內容粗糙的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階段逐步走向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階段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短視頻機構紛紛制定非常清晰的發展戰略,形成各自不同的發展方向和重點。
1.浙報集團浙視頻:將視頻作為新聞的標配
浙報集團的所有記者都是全媒體記者,所有采編的新聞除了圖文必配視頻。浙視頻專注于制作充滿正能量的主旋律新聞類短視頻。浙報集團將短視頻作為集團發展的戰略重點,人、財、物向短視頻傾斜,視頻影像部目前的編制為70人,在2017年將擴大到100多人。代表作品:《緣分啊浙江一對夫妻發現22年前兩家照片已同框》《厲害了!杭州學生,手繪黑板報堪比電影海報》等。
2.《新京報》我們視頻:不做其他,只做新聞
追求新聞和視頻的專業質量,其新聞主要集中在突發、社會、時政領域,關注新聞中的人是其特色,發展目標是希望“成為中國最好的移動端短視頻新聞生產者”。代表作品:《巫山童養媳》等。
3.《南方周末》南瓜視業:不做新聞,只做其他
圍繞讀書和美食制作文化生活類短視頻,傾向于講述一個完整的大故事。未來計劃以“大投入大制作”模式,打造《餐桌上的一帶一路》(又稱“舌尖上的世界”)等精品短視頻。代表作品:《騎士華天的盛裝舞步》《白宮密檔》《木心物語》等。
4.上海報業集團箭廠視頻:不做泛娛樂,定位于有社會擔當的短視頻機構
箭廠視頻聚焦社會性、新聞性和藝術性選題,把每部短視頻當成電影制作,從小人物入手引發社會共鳴是其短視頻的一貫風格,要求短視頻帶給觀眾思考。發展目標是將箭廠打造成有影響力的短視頻內容品牌。目前每周播出一期7分鐘左右的短視頻。代表作品:《MC天佑》。
5.二更:只做內容,不做平臺,堅守文化品位,引領互聯網主流文化
通過“講述老百姓的故事”,發現身邊“你不知道的美”,以此打造自己的內容品牌。專業的短視頻導演團隊達到100多人。未來規劃是成為國內最大的原創精品短視頻內容制作機構。二更建立了包含W(微信、微博)、T(今日頭條、秒拍等短視頻平臺)、N(視頻網站及視頻類App)、S(地鐵公交、戶外樓宇、OTT電視屏、機場等)在內的200多個發布渠道。代表作品:《天梯上的孩子》等。2017年計劃制作《偉大的舞者》《了不起的90后》《瘋狂醫生》等“人間中國”系列大片。
6.一條:面向中產階級生活方式升級的短視頻“雜志”
以每天一條生活類短視頻的節奏,在微信公眾號和App上發布原創自制短視頻。因其精準定位,構建了運行良好的電商模式,其廣告年收入1億元,電商年收入達10億元。
7.今日頭條:個性化智能精準分發是其作為短視頻聚合平臺的核心優勢,方便用戶看到自己喜歡的短視頻內容
今日頭條在2016年的日均播放量達13億次,日均上傳10萬條短視頻。未來戰略規劃是發力海外擴張與投資并購以及版權購買,到2020年實現100億美元的營收。今日頭條創辦了專注于移動端短視頻專業獎項“金秒獎”,以季度為評選的時間維度,每季頒發不少于10個不同領域的優秀短視頻獎項。
8.快手:為普通人打造的生活記錄和分享平臺
快手的用戶大多處于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快手旨在讓普通人分享自己有意思的生活,完全依靠算法幫助用戶實現分享,沒有人群和地域歧視。快手的使用門檻非常低,極其簡單易用,用戶可以隨時隨手拍攝分享。未來戰略規劃是不斷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嘗試大規模商業化,包括信息流廣告、電商、游戲、直播、增值服務等多種變現手段。
9.騰訊:基于QQ和微信龐大的用戶群,計劃將騰訊短視頻發展成國內短視頻領域的第一平臺
騰訊用戶每天上傳的短視頻數達到10萬條,分發于騰訊新聞、天天快報、騰訊視頻、QQ空間和QQ瀏覽器等平臺,這幾大平臺之間可以互相轉發、評論和分享,是騰訊作為短視頻平臺的核心優勢。未來,騰訊希望平臺上Top50的視頻估值達到100億元,1000個欄目的月播放量達1000多萬次。
10.秒拍:依靠三位一體的生態矩陣,做中國最大的PGC短視頻播放平臺
其特點是搭建了“3+1”生態聯合體,“3”即旗下3款移動視頻類產品:秒拍、小咖秀及一直播;“1”為秒拍的戰略合作伙伴新浪微博。目前這4款產品的用戶可以相互流動、互為入口,從內容消費的拍攝、上傳到分發、互動、社交實現良性循環。同時通過培養自己的生產者達到樹立品牌、構建商業變現模式的目的。目前入駐秒拍的明星、大V超過3000人,入駐頭部的“網紅”、權威媒體、官方機構達1萬多家,PGC總數超2萬家,位列行業第一。未來戰略規劃是著力于深化商業化探索,增強贏利能力;覆蓋更多垂直領域,與主流媒體建立深層次合作關系,打造更大品牌影響力。
11.梨視頻:做專業的高品質短視頻
做移動客戶端的“讀者”,以短視頻故事觸動人們心靈柔軟的地方,給年輕人優質的心靈雞湯。內容運作走專業高品質PUGC(ProfessionalUserGeneratedContent,專業用戶生產內容)之路,每天發布500條短視頻,其中50%來自拍客上傳后由專業編輯制作的內容,自制節目只占5%,聚合國外視頻加工剪輯的內容占45%左右。未來戰略規劃是除了自己平臺快速成長,也與全平臺和全網合作,成為一個較大的內容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