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程序化購買服務商未來的商業價值在哪里?
轉型策略1:打破原有程序化購買產品體系:
DSP、DMP、CDP、CRM等產品相互打通、融會貫通
隨著今年CDP、數據中臺概念在數字營銷行業的爆火,也發出了以信號,原先的獨立第三方程序化購買營銷服務商的產品體系(SSP+DMP+DSP)已經沒用辦法適應這個市場了。
現在新的程序化購買產品體系應當把CDP和CRM也融入進來,走到舞臺中央來,而且還必須放到核心的地位,把DSP、CDP、DMP、CRM等打通、融會貫通。當然孰輕孰重,對于廣告主和程序化購買營銷服務商來說還不一樣。
對于廣告主來說,DSP、CDP、DMP、CRM等產品,誰重要還是要根據廣告主自身的業務實際情況來說,但是相互之間的打通應當是避免不了的。
對于程序化購買營銷服務商來說,則無論是哪種產品都需要會做,而且還要做好,這樣才能應對廣告主五花八門的需求。
轉型策略2:短視頻程序化購買營銷
近年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異軍突起,不僅如此,BAT、微博、網易、搜狐等也紛紛在短視頻領域發力,短視頻市場發展極為迅速。
短視頻的迅速崛起,也使得其成為推動中國整體廣告程序化購買支出的主動動力。eMarketer預測,2019年短視頻廣告程序化購買將占中國所有視頻廣告支出的50.0%。
隨著廣告主把視線越來越多的放到短視頻上面,發力短視頻程序化購買營銷勢不可緩。
轉型策略3:全鏈路、全場景、全屏,打造真正的跨屏程序化購買營銷
由于廣告主和媒體平臺角色定位的問題,肯定沒有辦法去和所有生態里的流量對接,這個時候跨屏程序化購買營銷服務商顯得尤為重要。
只有持續升級“全屏、全場景、全受眾"營銷策略:拓展“全屏"戰略,深化戶外、汽車、影院等數字化屏幕的程序化購買發展進程;升級“全場景"模式,通過跨屏、LBS技術,打通線上、線下,做到全場最覆蓋:深化數據服務能力,整合多元數據,鏈接消費者割裂的行為路徑,真正做到全鏈路、全受眾的數據洞察及挖掘,才能滿足廣告主日益豐富的需求。
同時全屏程序化購買營銷,由于數據鏈路更加完整,才能更好的實現廣告投放的精準。
大家會問,跨屏程序化購買營銷目前做的成都到底如何?
目前還沒有好到大家想要的程度。
從電腦到手機,再到互聯網電視,再到戶外廣告……短短幾年時間,跨屏程序化購買已經逐步開始落地,并吸引越來越多的廣告主進行嘗試。
然而,任何新事物發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問題,呈現魚龍混雜的局面。跨屏程序化數據是否打通,各屏之間如何聯動,跨屏效果如何檢測等一系列問題,當下業內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答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廣告主進行跨屏投放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業內加快跨屏程序化購買的標準建設,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轉型策略4:中小企業、區域市場、本地化、下沉
一直以來,熱衷于程序化廣告的主要是快消、汽車、金融等品牌廣告主以及電商、教育、工具、游戲等互聯網類廣告主。但是大的品牌廣告主是香餑餑,同時也是各家爭奪的重點,競爭非常激烈,這也導致其很難成為某一家的私人財產。不過,這種廣告主的結構形式也在不斷改變。
隨著新零售的興起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中小企業以及本地廣告主開始成為程序化購買市場的新興力量,例如商超、餐飲、影院等越來越多的開始參與到程序化購買中,以優惠券、打折等方式,為自己導流。
本地化市場只要好好開發,好好沉淀,卻極有可能與你融為一體,你只要為他們找到流量找好流量,帶來真正的效果,就能成為長期帶來錢的長期客戶。
再加上現在下沉概念、私域流量等的火爆,本地客戶應當受到程序化購買營銷公司的重視。
轉型策略5:效果營銷服務商
程序化廣告之所以受到廣告主追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程序化廣告具有豐富的數據作支撐,能夠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對目標消費者進行精準投放,節約投放成本,大大提升轉化率。
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流量成本不斷攀升,這也使得廣告主對程序化廣告的效果同樣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盡管一直以來,都將廣告分外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但是如今,即使品牌廣告主也越來越重視轉化效果,如果讓ROI最大化,已經成為程序化廣告必須面對的問題。
以“賦能企業增長"為核心目標,真正助力從CMO到CGO的角色轉型,這或許是每一家程序化購買營銷服務商都應有的意識。
轉型策略6: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逐漸深入到程序化市場
“技術驅動營銷”,數字營銷行業作為新技術應用的前沿陣地,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開始在數字營銷行業落地,并發揮出顛覆性的作用。人工智能、區塊鏈......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技術名詞,如今已經成為數字營銷中不可或缺的兩把利器。
“人工智能”技術在程序化購買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程序化購買不僅能夠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精準進行用戶畫像,而且還對曝光、點擊、到達、停留時間等進行監測,從而幫助品牌進行策略調整和優化,使得投入產出比(ROI)實現最大化。如今,包括BAT在內的眾多公司都紛紛在人工智能上投入重兵,并積極地將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到產品中,將其視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而區塊鏈技術的加入,則成為破解數字營銷中存在的虛假流量和廣告欺詐這一詬病的利器,程序化購買將釋放出更加強勁的競爭力。
轉型策略7:OTT+戶外屏,才是智能大屏程序化購買營銷的長遠之道
兼具大屏幕、高清、智能化、等特征的智能電視迎合了現代家庭的娛樂需求,重回家庭娛樂的中心。與此同時,其承載的大屏廣告營銷也受到眾多廣告主的青睞,成為各方角逐的新戰場。巨大的市場潛力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行業從業者開始涌入OTT領域。
從目前來看,OTT屏雖然是大屏的主要戰場,但是長遠來看,F姐覺得OTT屏應當與戶外屏結合起來,才能有更大的市場,博得更多的廣告主關注,特別是電梯屏。
根據CTR發布的《2018年中國廣告市場回顧報告》顯示,在2018年整個廣告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電梯電視廣告卻一片大好,2018年增長為23.4%。而戶外程序化購買則讓戶外廣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國外類似于Google、Xaxis等科技公司都已經開始嘗試戶外程序化購買。而在國內悠易互通、奧凌、雅仕維等企業同樣早已開始進行戶外廣告程序化購買布局,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其實現在無論是家庭智能大屏還是電梯智能廣告都有一定狹隘性在里面,比如市場相對還是比較小,數據量的限制性等,如果家庭智能屏和戶外智能屏能夠結合,再加上兩者有著天然和共性和粘性,相信一定會放大他們的商業價值。
同時根據F姐了解的情況,已經有相關公司在嘗試這塊的產品與合作了。
轉型策略8:MarTech、SaaS
今年要說數字營銷行業,什么概念最火,MarTech絕對是其中之一。
仿佛一夜間,各類MarTech產品鋪面而來。一如當初的DSP,在行業初期魚龍混雜,不泛一些炒作概念的“東郭先生”。對于廣告主來說,一定要有一雙慧眼,讓那些偽裝者無處存身。
但是MarTech產品既然能夠火起來,說明市面上還是有市場的。
轉型策略9:為流量主變現,特別是垂直行業的流量主
隨著融資越來越難,很多流量主開始加速商業化的進度,他們對于流量聚合平臺SSP、ADX的需求開始增強。
其實F姐也發現市面上這兩年又開始出現一批新的SSP、ADX,這也是市場需求的一個信號。
特別是針對垂直行業的變現平臺,因為夠垂直,夠專業,投入產出比更好,更利于生存。
轉型策略10:加強算法技術、數據處理能力
根據F姐的接觸了解到,目前雖然廣告主在自己搭建自己的程序化購買平臺,但是對于數據量特別多,場景特別復雜的情況下, 自身還是很難應付,還是要借助外部的力量。
所以獨立第三方程序化購買公司如果在算法技術、數據處理能力加強修煉,還是可以贏得廣告主的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