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量為目標,也可以說是以點擊為目標,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訪問我們的網站。
如果只是以流量為目標,系統不會強制要你設定轉化目標。但實際上我認為,不論是什么樣的產品或服務,我們都要找出我們的轉化目標,比如購買、填寫表單或者是停留時間的長短,這樣我們才能分辨進來的流量是否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建議,即使選擇流量作為目標,還是要在后臺添加轉化目標,輔助我們判斷流量的精準度。
一、每次點擊費用人工出價
每次點擊費用人工出價很靈活,它可以讓我們單獨針對不同的關鍵詞、關鍵詞匹配方式、投放區域、設備等進行出價調整。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某個關鍵字表現很好,就可以提高它的出價,表現不好的話就可以降低出價,可以非常自由地進行調整。
那這跟下面講的“盡可能爭取更多點擊次數”的出價策略有什么差別呢?“盡可能爭取更多點擊次數”沒辦法像手動出價一樣去調整每一個字的出價,而是系統會在預算內幫我們爭取最多的點擊數。一個是靠我們自己的頭腦去調整出價的高低,一個是由機器幫我們做調整。
根據我們過往的經驗,通常手動單次點擊出價的成效會比“盡可能爭取更多點擊次數”好。因為我們可以更加靈活地去調整所有的出價。但缺點就是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去進行分析和監控,對專業度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建議大家也可以評估一下自己的時間,如果目前確實時間不夠,那就可以先使用下面的“盡可能爭取更多點擊次數”出價策略。
二、盡可能爭取更多點擊次數
在廣告系列的預算內,系統會幫我們爭取最多的點擊。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設定一個最高點擊出價上限,來控制實際的點擊出價,以免系統幫我們出價過高。
在這里我們建議,如果你剛開始投放,不清楚你所在的行業的出價范圍,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先不設置出價上限。但隨著投放進程,你熟悉了大概的出價區間,多少出價會有展示之后,建議一定要設定最高上限的點擊出價,不然系統有可能為了獲取更多點擊,會把你的單次點擊成本拉到很高。
假設我們先設定一個點擊的出價上限為5塊錢,然后發現預算很快就花完了,我們就可以再把上限逐步降低為 4塊,3塊,2塊,最后看看可以降低到多少。
“盡可能爭取更多點擊次數”的一個點擊費用可能會比手動出價高,因為所有的關鍵字都是平均出價的。
依照經驗來說,手動出價的成效會比自動出價好一點,但確實比較花時間。所以我們也可以先用自動出價,找出平均點擊費用,然后再變成手動出價進行細致調整。
另外要注意,如果你有用廣泛匹配的話,通常會快速花掉非常多預算,所以要小心一點,要好好思考里面的關鍵字是否都是相關的,及時否掉不相關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