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之所以成為用戶最喜愛的社交網站之一,是因為它把用戶感興趣的事物呈現給用戶,滿足了用戶的個性需求,形成了一個社交品牌。另外,想做好一場微博營銷下的功夫也是不可埋沒的。
1. 分析用戶行為,尋找切入點
對用戶的行為進行分析是尋找用戶興趣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用戶搜索——在什么時間、什么平臺上搜索,搜索的內容是什么,這是一個完整的事件,也是對用戶行為的一個定義。
通常,有了這樣的事件之后,我們就可以把用戶的行為連起來觀察。譬如,用戶首次進入微博網站,他就是一個新的用戶,他可能會進行注冊,那么,注冊的行為就屬于一個事件。他在注冊時需要填寫個人相關信息,之后,他可能會搜索很多東西,所有的這些都是用戶行為事件。
只有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才能為用戶畫像,了解用戶在網站上瀏覽、點擊、購買產品背后的真相,了解用戶感興趣的點,這些對做品牌有很大的幫助。簡單來說,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的主要方式是關注流失,特別是對轉化要求較高的網站,希望用戶流失率低。像很多 O2O 品牌,用戶一開始有很多的補貼,一旦補貼停止了,用戶就都走了,這樣的品牌或者商業模式并不完美。
2. 建立用戶興趣模型
(1)搜集用戶的行為信息:這是建立用戶興趣模型的前提,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在后臺全程記錄,從這些操作行為中提取用戶的行為信息。
(2)提取用戶的興趣信息:微博、微信,同樣都是社交軟件,但是,每個用戶使用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有的為了發展潛在用戶和機會,有的為了獲取新聞、熱點事件,有的為了加強聯系。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結果,主要是因為不同用戶的興趣點不同,導致用戶行為也有所不同。所以,品牌運營者要能從用戶的行為信息中,提取用戶感興趣的信息。建議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用戶訪問的內容和瀏覽行為。
(3)展示用戶的興趣信息:品牌運營者根據用戶的行為信息提取用戶的興趣信息后,要用恰當的方式對用戶的興趣信息進行描述,目的是為了讓用戶的興趣信息更加直觀。以主題展示為主,依據主題類別概念集合來展示用戶的興趣信息。
微博構建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用戶興趣模型,挖掘出的個人興趣數據已應用在十多項應用中。每個微博用戶的興趣描述都包含三個方面:用戶興趣標簽、用戶興趣詞和用戶興趣分類。
a.用戶興趣標簽,主要是指通過微博用戶社交關系,推導出用戶可能感興趣的語義標簽;
b.用戶興趣詞,是指通過對用戶發布的微博或轉發的微博等內容屬性來挖掘用戶潛在的興趣;
c.用戶興趣分類,則是指在定義好的三級分類體系中,將用戶的各種數據映射到分類體系中,比如某個用戶可能對體育、娛樂、明星這幾個類別有明顯的興趣。綜上所述,用戶興趣標簽和用戶興趣詞細粒度地描述用戶興趣,因為可以具體對應到實體標簽一級,而用戶興趣分類則是粗粒度的。
建立了用戶興趣模型之后,品牌運營者就能摸透用戶的行為和興趣,對品牌運營做好鋪墊。因為掌握了用戶的興趣,品牌運營者就可以細分品牌類別,各個擊破,讓品牌從小到大、從窄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