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說謊了嗎?據數據統計,一個人平均每天要說6次謊。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漸漸地變得成熟,心里也有越來越多,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而說謊仿佛就成了我們掩蓋內心。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謊言。謊言的種類有很多,有“掩蓋內心”的,有“損人利己”的,也有“充滿善意”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組廣告,里面的三個故事都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充滿善意”的謊言吧!
1、母與子
山西老人夏永海(化名)的妻子和兒子再一次事故中受到了很嚴重的傷害,妻子的頭部受到撞擊,導致記憶全失,很多東西都已經記不清楚。而老人的兒子,更是被這次事故奪去了生命。
每當妻子問起兒子的去向時,老人都不敢說出實情,只好謊稱兒子在外地工作。幸運的是,2010年時,老人在電視中發現上海的一位民警跟自己去世的兒子很像,便想辦法與他取得聯系,拜托他假扮自己的兒子。用“謊言”給同在事故中失憶的妻子一個溫暖的家。
我們不知道老人的妻子什么時候會恢復記憶,我們也不知道這件事到底還能瞞多久。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兩年,但我們更希望是一輩子。希望這樣的“謊言”都夠陪伴她一生,讓這位媽媽始終擁有一個溫暖的家。這樣的感情雖然有別于血濃于水的親情,但卻比親情,更令人感動。
2、最后一張車票
2017年春節,68歲的老人王麗娟(化名)帶著自己積攢了好久的積蓄準備前往武漢看望自己的孫子,在車站買票的時候,老人從包里掏出自己的車票錢,五毛的、一塊的、五塊的,一張一張,堆滿了售票窗口,老人數著自己的錢,數了很久。為了不妨礙后面的乘客買票乘車,售票員只好讓老人先去一旁,等把錢清點好之后,再來買票。
就在老人數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聽到:“去武漢的車票已經賣完了,后面的人不要再排隊了。”老人趕忙跑到售票處,結果已經空無一人。
老人無奈地嘆了口氣,攢了好久的積蓄,好不容易可以去武漢,見一見自己的孫子,結果卻沒能買到車票。滿臉的沮喪,只得轉身離開。
就在老人快要走出車站的時候,剛才的售票員從后面追上來叫住了她,然后遞給老人一張車票說:“阿姨,給您留了一張去武漢的票。”
原來售票員看到老人的情況,就偷偷的留下了一張車票,然后告訴其他人,車票已經賣完了。最后由于老人所帶的車票錢不夠,售票員還幫老人補齊了差額,用謊言為老人保留的最后一張車票。
一張小小的車票,包含著老人長年累月省吃儉用的積攢,和一位奶奶對孫子日復一日愈加濃烈的思念。
兩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句善意的謊言,卻讓人感受到了對他人的理解、尊重和寬容。
3、小芳的訂單
父母總是不想拖累子女,視頻里的母親也是一樣。女兒給母親打錢,母親卻從來不要,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就自己織絨線帽掙錢。
2015年,胡曉萍(化名)回老家看望母親時,發現母親在家織絨線帽。經過了解,胡曉萍得知,有商販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母親編織的帽子。一年織了500多頂帽子,才掙了1000塊錢。
發現這一情況后,胡曉萍托朋友化名“小芳”,以買家的身份高價收購母親的帽子,用謊言默默地彌補對母親的愛。
以前父母總是告訴我們:“家里一切都好,別擔心”、“我們不缺錢,你照顧好自己就行”、“這個媽媽不喜歡吃,你吃吧”....他們用謊言表達著無私的愛。現在我們長大了,也學會了用謊言默默地彌補對他們的關愛。
為了母親幸福的笑容,我們相信這個謊言將會一直延續下去,“小芳的訂單”也會一直存在下去。
這三只廣告是出自雪佛蘭今年愚人節時推出的品牌TVC“今天我們用"謊言"表達愛”。在全世界的品牌都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時候,雪佛蘭從“善意的謊言”的角度切入,給我們講述了三個暖心的小故事。打動觀眾的同時,也對自身的品牌文化做了一次很好的傳播。正如結尾的那句話:“想不到的謊言,想不到的愛。”在每一個善意謊言的背后,都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