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有聽錯,在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瀏覽內容時,6秒內的廣告也可以跳過了。”
在國內的各大視頻網站,隨著付費會員規模的強大,強制廣告的數量越來越多,時間也越來越長,有時候為了看一個1分鐘的短視頻,卻要等待30秒乃至更長時間的廣告,實在是讓人頭疼。
反觀國外,YouTube卻在大力推廣短時間內可跳過廣告的形式。之前Youtube的廣告在5秒之后就有一個跳過的按鈕,點擊之后廣告立即消失,其實在國內也有過類似的例子,最為著名的就是農夫山泉的品牌紀錄片。
此廣告形式極大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度,習慣了被國內視頻網站超長廣告強奸的用戶一片叫好,同時作為國內可跳過廣告第一個嘗試品牌,農夫山泉的品牌形象在大眾心里也有所提升。
YouTube再推出全新廣告形式:觸達廣告
YouTube比較常見也一直在做調整的廣告形式有兩種:
1、 In-Stream Ad - Non-Skippable Video Ads (不可跳過的插播式視頻廣告)
顧名思義,這類廣告不可跳過,只有在整個廣告完全播放后,才能觀看主視頻。這些廣告可出現在主視頻播放前、播放中或播放后。對于廣告主來說,這類廣告的收費模式以實際觀看時長為主(類似CPC廣告,以每點擊一次產生的成本收費),只有用戶觀看廣告30秒以上、或者點擊了解更多才需要付費。
2、Bumper Ads(緩沖式廣告)
緩沖式廣告最長只有6秒,出現在主視頻中并且不可跳過,用戶只有在看完視頻廣告后,才能繼續觀看原視頻。對于廣告主來說,無論這條彈出廣告觸及到多少用戶、什么樣的用戶,都必須付相應廣告位和展現量的成本。這類廣告通常適用于那些希望構建知名度、或者用簡潔信息告知用戶促銷的品牌。
如今推出的觸達廣告算是結合了前兩者的一種全新廣告形式。它同樣會在網站某個位置固定彈出,同時給了用戶跳過的權利。這種全新的廣告形式,對于廣告主來說不必按照展現量付費,而是僅需要付實際觸達用戶的成本。對于大眾而言,它就是一種在任何時間內可跳過的廣告。
廣告一短再短,為的是增強用戶體驗?
別想太多,YouTube這么做,只不過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廣告主進行品牌投放,賺更多的錢。
目前越來越多的快消品牌在不斷地削減線上廣告預算,可以看出來很多品牌主已經開始對線上廣告投放的回報持以不信任的態度。而YouTube這么做,就是為了應對廣告主的信任問題,試圖為品牌提供一個新思路:既可以尋求大規模的短時間曝光,也能節約投放成本。
國內視頻網站廣告形式何時才能創新改變?
我們知道YouTube和國內的視頻網站有著很大的業務模式差異,在廣告模式上肯定是不能照搬,但是,廣告效果和質量的優化,提升廣告主投放意愿,為廣告主的投放釋疑,優化用戶使用體驗等是身為視頻網站共同追尋的基本邏輯,也是值得彼此之間相互借鑒和相互學習的。
與時代的更新換代一致,廣告的形式也不會一塵不變,只有不斷的求新求變,探索適合自身平臺的廣告業務模式,才能走好獨具自身特色的變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