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百度信息流上線的時候,一般從上物料時候的信心滿滿,到沒有展現和點擊,然后就開始一味的加價,希望有點擊,不過感覺還是然并卵。同樣的方法,你可能做到其他的信息流渠道,很有效,現在用到百度信息流上不靈了。其實,這是百度信息流和其他的信息不一樣的地方。需要解決2個小操作,才能讓你的賬戶有展現量和點擊。
1、做百度信息流,在計劃里必須放關鍵詞
經過測試,發現百度信息流還是基于關鍵詞為中心,來展開數據推送的。此處的關鍵詞也叫"意圖詞",是一種模糊匹配模式。關于模糊匹配模式,小飛測試后,感覺相當于搜索推廣中的短語-核心匹配模式。所以我們在做賬戶的時候,一定要去添加關鍵詞。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展現,也會有更加有針對性的流量。小飛2個月測試過多個渠道,發現百度信息流這種基于關鍵詞為基礎的模式,性價比很高。比其他的信息流渠道更好去控制和操作。
2.關于預算的設置有點小另類
目前做百度信息流的同學,估計絕大多數都是從搜索推廣中轉過來的。那么對于百度信息預算的設置中,我們按照原套路一般是:賬戶的總預算設置的是一天的賬戶消費總預算。那么計劃的預算是當前計劃的某一個時段能接受的預算。正常思維下,計劃預算一般都是低于賬戶預算的。尤其是我們剛開始投放的時候,抱著試水階段的心態來投放,更是這樣。比如:賬戶預算是500,A計劃可能放50或100, 然后推廣時段是8個小時或者更多。當前計劃上了好多創意,并且定向都是很完善的,出價也是推薦價格,發現半天過去基本上沒展現。心中無數問號???
其實,這也是百度信息流的一個小另類的地方。
A計劃,推廣時段按 8個小時來算,百度會根據你目前計劃的預算來分配 8個小時應該給你多少展現量,并不是一下子都給你的。當然了,在其他的信息流渠道里也是這樣的,不過他們有一個選擇“預算平均消費”和“快速消費”的選項(具體的功能詳細的名稱記不起來了,就隨便寫下。大家理解就行)。但是百度信息流沒有,默認的是平均分配預算原則 。所以我們在設置預算的時候,要反著來,賬戶總預算設置的少一些,計劃的預算大一些。
比如小飛經常設置的:
賬戶總預算為2個小時消費的預算(5000),A計劃預算是100000,B計劃預算也是100000,然后跑完后看看轉化效果,做一下數據的收集。如果效果好,就直接賬戶總預算增加預算,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去排查形成消費的創意、著陸頁、單元、等是否正常,或有波動。對于做百度信息流的同學們,這2個地方一定要知道哦!可能以后百度信息流平臺會修改,但是至少目前的形式下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