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海關取消出口貨物原產地企業備案事項
11月7日起,《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開始生效實施
中國與塞爾維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90%商品將零關稅
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
對原產于美國、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進口乙醇胺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對原產于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進口共聚聚甲醛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對原產于美國和日本的進口氫碘酸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進出口企業主動披露相關違規行為可免予處罰
以下是詳細內容
1、11月1日起,海關取消出口貨物原產地企業備案事項
為進一步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貨物原產地企業備案事項,原產地證書申請人可直接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網+海關、中國貿促會申報系統等申領原產地證書。
2、11月7日起,《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開始生效實施
自11月7日起,《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將正式在中國生效實施。屆時,中國送往其他締約國使用的公文書,僅需辦理《公約》規定的附加證明書(Apostille),即可送其他締約國使用,無需辦理中國和締約國駐華使領館的領事認證。
中國與塞爾維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90%商品將零關稅
3、10月17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塞爾維亞國內和對外貿易部部長莫米洛維奇,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塞爾維亞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中塞雙方將分別對90%的稅目相互取消關稅,其中,超過60%的稅目將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關稅。雙方最終零關稅稅目的進口額比例都達到95%左右。
4、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
10月20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將此前實施臨時管制的球化石墨等3種高敏感石墨物項正式納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同時,取消對爐用碳電極等5種主要用于鋼鐵、冶金、化工等國民經濟基礎工業的低敏感石墨物項的臨時管制。上述政策將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5、對原產于美國、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進口乙醇胺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近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2023年10月3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進口乙醇胺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在調查期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上述國家的進口乙醇胺繼續征收反傾銷稅,稅率分別為美國76.0%-97.1%,沙特阿拉伯10.1%-27.9%,馬來西亞18.3%-20.3%,泰國37.6%。
6、對原產于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進口共聚聚甲醛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近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已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3年10月24日起,對原產于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進口共聚聚甲醛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稅率分別為韓國6.2%-30.4%,泰國18.5%-34.9%,馬來西亞8%-9.5%。
7、對原產于美國和日本的進口氫碘酸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近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2023年10月16日起,對原產于美國和日本的進口氫碘酸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在調查期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美國和日本的進口氫碘酸繼續征收反傾銷稅,稅率為美國123.4%,日本41.1%。
8、進出口企業主動披露相關違規行為可免予處罰
10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關于處理主動披露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指出,在相關情形下,進出口企業、單位如存在違反海關規定的行為,主動披露可免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