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之后,實體零售業進入寒冬。專家甚至用“零售業災難”來形容網購時代給零售業帶來的沖擊。
即便經濟不斷走強,居民家庭收入依舊無法追趕通脹,消費者也將注意力轉向教育、醫療和住房領域,導致零售商苦苦掙扎。JCPenney利潤、客流量不斷降低。Sears在削減營銷部門預算數月后,宣布關閉線下門店申請破產。
零售業不斷衰退,仍有部分零售商表現良好,業績亮眼。今年八月份,Target宣稱其業績達到13年以來的峰值,第二季度客流量提升了6.4%,增長率達2008年以來的最高值。2017年,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增長率達到86.5%,業內增長率僅為29.87%。
為何這些零售商在網購時代生存了下來,還創造了優秀的業績?原因在于數字營銷策略。
先進的技術讓企業能夠輕而易舉的預測并研究消費者行為。精明的零售商通過技術不斷改善營銷策略,滿足消費者需求,適應市場環境。例如,Target每年營銷預算達到10億美元,為頂級營銷人員發揮才能提供了充足的資金。Target表示,收集并合理使用數據幫助其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沃爾瑪將消費者行為同線下銷售建立聯系開發數字廣告,該領域亞馬遜優勢并不明顯。梅西百貨為更好的迎接數字化,投入5.5億美元并削減了10000名員工,進行企業重組。
2018年普華永道報告顯示,社交媒體對消費者下單的貢獻最大。17%的消費者選擇在移動設備上購買產品,該數字比五年前高了一倍,不久之后將超過PC端的20%。報告下時,2019年移動端電子商務銷售額將超過6930億美元。
零售商通過增加社交和移動營銷預算適應網購時代。梅西百貨推出數據大使計劃,旨在通過社交媒體同消費者建立聯系,除此之外,梅西百貨和品牌視頻平臺Tongal合作,為梅西百貨Instagram官方賬號制作內容。
零售商不斷優化移動端廣告,推出位置促銷廣告,吸引附近的消費者。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通過這種策略為線下店面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其銷售額增長了三倍。
很多消費者希望下單后,能盡快收到產品,因此B2C賣家在過去的二十年不斷優化送貨流程,滿足消費者需求。大型商店憑借線下優勢同網店差距不斷縮小,特別是67%的消費者喜歡線上付費后到店內取貨。線下商店優化供應鏈允許消費者享受查看商品、庫存、線上/線下購買產品、購買配送到家等服務。
PricewaterhouseCoopers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全渠道消費者體驗的需求將不斷增大,因此,全渠道零售領域,高效數字營銷策略在消費者下單過程起重大作用。采用全渠道策略的公司客戶保留率比沒有采用的企業高91%,也就是說客戶對品牌的參與度越高,滿意度、利潤也就越高。
消費者分享線下購物體驗有利于提升客流量。例如,Target投入70億美元改造電子商務、現有門店,將小型門店引入消費者社區為期提供更棒的購物體驗。
消費者期待同品牌建立跨渠道的聯系,這意味著公司需要完善全渠道策略、跨渠道收集數據,通過再定向、上下文廣告吸引消費者購買他們喜愛的產品。總的來說,零售商必須使用數據進行決策,并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