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地鐵上,等餐時,無論是多細小的時間縫隙都會“剛好”有APP能夠把時間填滿,無孔不入的產品都占用我們的時間。也許就只是打開微博想看一下更新的內容,不知不覺的一下午就這樣結束了,等回憶起來似乎覺得時間被偷走了。仔細一想,我們只是在不斷的刷新不斷的查看最新的資訊,最新的微博,好像著魔一樣不斷的刷新瀏覽刷新,沉溺于信息流中。
信息流釋義
信息流逐漸占領了我們的時間,但準確的說信息流是什么呢?
信息流源于內容信息平臺,興起于社交媒體、新聞資訊類平臺。目前正處以多種形態衍生效應下已經延伸至搜索,視頻,瀏覽器等多個領域。形態上來說,信息流是一種可以滾動瀏覽的內容流,這些內容會出現在外觀相似,一個挨一個顯示的板塊中。
信息流可以出現在頁面上的任何位置。例如:社交類產品微博的內容流,甚至微信朋友圈也是信息流。資訊新聞類產品如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等。展示和排序上來說:信息流的展示有按時間順序、有按照熱度有按照算法推薦,比如信息流可以是編輯精選的信息流(如文章或者新聞列表)或者商品詳情(如產品列表、服務列表)。
論述
信息流為什么會如此瘋狂的出現在各種產品里?
有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在于,用戶的上網使用習慣已經逐步向移動端靠攏。信息流完美的切合了用戶使用的情景,以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搶占用戶時間。我身邊就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我媽媽之前每晚都會通過電腦來觀看視頻,而自動他學會手機上網以后,基本就不用電腦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類似今日頭條這樣的資訊平臺,打發睡前時間。
充分占據碎片化的時間,無孔不入正是信息流的特點。
信息的爆發式增長,上個世紀90年代,互聯網出現,信息開始極度膨脹。進入21世紀信息量已經遠遠超過人們的負荷了。也促使信息流的產生。
人與信息的關系正在發生變化,從搜索引擎到內容分發,正如李彥宏所說“傳統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現在要逐漸演進到信息找人”人找信息意味著原先的搜索引擎都是以工具的屬性出現的,從谷歌要做“人人皆可訪問和使用的全球信息組織平臺”到百度“讓人們平等的獲得信息的初衷”搜索引擎一直致力于幫助用戶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有效的信息。
如果說原來的搜索引擎是以加速信息流通為目的,通過多用戶的高頻率進入實現的,那么信息流就是要延長用戶停留時間,給用戶帶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讓“信息找人”的信息流說白了就是另外一種新“搜索”的表現形式。
利益驅動是讓信息流快速擴張和發展的一個核心因素,信息流既是企業競爭中留住用戶的手段、也是創造收入的新模式、信息流廣告也依靠流量為企業創收。
信息流將會是一個趨勢,我們無法脫離信息流,也不需要對信息流恐懼,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信息流偷走時間的時間也能夠變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