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綠色出行,低碳生活”觀念盛行,以ofo為代表的互聯網共享單車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共享單車很好地解決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共享單車從有樁向無樁轉變,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但由于進入共享單車行業的壁壘較低,因此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互聯網共享單車公司一共發展到10家,共享單車投放的數量不斷增多,導致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品牌的發展有利于保障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地位。共享單車在品牌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投放數量泛濫,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競爭無序”等一系列問題。
現階段,共享單車企業應注重自身品牌的創立和發展,根據企業自身實際,采取合適的品牌策略,管理和維護品牌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其中,品牌策略是一系列能夠產生品牌積累的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方法,包括4P和品牌識別在內的所有要素,其相關理論基礎包括:品牌形象、品牌傳播、品牌管理與維護、品牌延伸、品牌文化等。
共享單車企業品牌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品牌定位同質化
1.品牌定位
品牌發展的前提是精準的品牌定位。“所謂定位,就是讓品牌在顧客的心智階梯中占據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為某個類別或某種特性的代表品牌。這樣,當顧客產生相關需要時,便將該品牌作為首選,也就是說這個品牌占據了這個定位。”
2.共享單車的品牌定位同質化現象
由于共享單車的行業門檻低、短期利潤回報率高,導致很多共享單車企業之間的價格戰非常激烈。不同品牌的共享單車在性能、外觀、營銷手段方面相互模仿、趨同性高,區分度最高的只是單車的顏色。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這使得共享單車品牌形象雷同度很高,缺乏其本身的個性和市場的精準定位。
市場定位過于集中。由于共享單車的目標市場定位過于集中,多數共享單車品牌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共享單車品牌的競爭策略,主要是資本的融合和價格戰。
產品定位過于單一。共享單車的目標群體定位較粗糙,未對目標群體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分,大多采用無差異化的市場策略,產品定位也過于單一。例如,“摩拜”只有經典款小橙車、mobike lite、風輕揚這三款產品。從產品來看,市場的細分僅以性別來劃分。其中,mobikelite 和風輕揚適合女性騎行,而經典款的小橙車更適合男性。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目標群體細分不明確,不利于共享單車品牌形象的塑造。
(二)品牌傳播方式單一
1.品牌傳播方式
任何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多樣化,且有效的品牌傳播方式,讓品牌形象迅速深入到消費者心中。“品牌傳播,是指公司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原則,在品牌識別的整體框架下,選擇廣告、公關、銷售、人際等傳播方式,將特定品牌推廣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進市場銷售。”
2.共享單車的品牌傳播方式缺乏多樣化、立體化
從現實情況看,共享單車的各大品牌在品牌傳播方式的選擇上,主要采用了微信等新媒體。例如,“摩拜”定期在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上,發表與摩拜單車有關的文章、新聞、美圖,以推行騎行共享單車享受自由、綠色環保的概念,吸引群眾。
盡管共享單車企業在口碑營銷方面也有應用,也邀請了相關的明星為其代言,但是總的來說,共享單車的品牌傳播方式較單一,除了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之外,很少看到其他方式的傳播手段,如廣告、公共關系、人員推銷等。
總之,共享單車整體的品牌傳播方式體系,缺乏多樣化、立體化。
(三)品牌管理和維護意識薄弱
1.品牌的管理和維護
任何品牌的持續發展,都來源于企業對品牌進行不懈的管理與維護。共享單車采用的是無樁停∕用車模式,與傳統公共單車有樁模式相比,共享單車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才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
2.共享單車在品牌管理和維護中存在的問題
但是,共享單車在品牌管理和維護的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如車輛損壞嚴重、維護不到位、單車亂停亂放、出現安全隱患、影響公共區域等。如果共享單車后續的品牌管理滯后,品牌維護意識缺乏,將導致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騎行體驗感差,對共享單車的品牌粘度低,最終也無法培養用戶的品牌忠誠度。
用戶缺乏參與共享單車的調度和管理,企業與用戶之間在產品和品牌維護方面沒有過多的互動,企業也極少出臺相關的鼓勵措施,導致用戶在產品的維護方面積極性不高。
(四)品牌產品延伸度不夠
品牌延伸,是指將現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產品或修正過的產品的一種策略。品牌延伸有利于新產品快速地占有市場份額,提高品牌的競爭能力,有效地抗擊競爭對手。現實中,共享單車的品牌產品延伸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共享單車品牌產品推廣速度過慢
這主要是因為共享單車品牌之間新產品研發速度過慢,導致共享單車的競爭對手爭相模仿,很快出現產品同質現象。目前,共享單車各大品牌之間最大的區別點,就是單車的顏色不同(如摩拜是橙色、ofo是黃色)。與其他共享單車的品牌一樣,摩拜單車的產品款式也僅推出了三款。
2.共享單車品牌的衍生品不多
當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子品牌。這對企業的戰略發展來說,可擴大企業的經營領域,打開市場。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但共享單車企業較少相關的衍生品,這間接導致共享單車品牌寬度較窄。
(五)品牌文化薄弱
“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質,如經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觀念形態,結晶在品牌中的積淀和品牌經營活動中的一切文化現象,及其所代表的利益認知、情感屬性、文化傳統、個性形象等價值觀的綜合。”品牌文化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是整個品牌的精華部分。
從品牌文化的內涵中可看出,品牌文化包括利益認知、情感屬性、文化傳統三個屬性。因此,可從這三個屬性角度,分析共享單車品牌文化薄弱的現象和問題。
1.利益認知
利益認知,是指用戶對產品功能或性能的感知,通常體現在技術型或其他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中。共享單車實現了從有樁到無樁的轉變,更加靈活自由。另外,共享單車一般采用密碼解鎖,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實現租用和歸還。但是,共享單車的技術很容易被模仿,導致潛在進入者暴增。同時,共享單車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如摩拜單車有時候會出現GPS定位不準確、ofo解鎖不靈的問題。
2.情感屬性
情感屬性,是指產品或服務可給用戶帶來愉快的體驗和情感需求。雖然共享單車解決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給用戶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共享單車的同質化過于嚴重、技術不夠成熟、品牌管理不到位等,導致用戶沒有很好的情感專屬,即與用戶對共享單車的情感紐帶不高。
3.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是指產品符合現行的社會主流文化,所倡導的理念符合現代的主流價值觀。其產品的屬性可以挖掘文化傳統,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和認同。
共享單車的文化理念,是“推動騎行文化,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環境污染”。這比較貼切人們的價值觀,也較符合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然而,共享單車品牌之間的文化宣傳,缺乏辨認度及識別度,導致品牌文化的區分度不夠。
共享單車企業品牌發展困境的治理策略
(一)采取產品差異化策略,塑造鮮明的品牌形象和個性
1.突出共享單車的品牌個性
共享單車企業應提高研發技術,采取產品差異化策略,塑造鮮明的品牌形象,突出共享單車的品牌個性。
2.對產品進行精準定位
共享單車企業要對產品進行精準定位,對目標市場和目標用戶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分,以便從“紅海”市場中發掘出“藍海”市場。尤其對共享單車小企業來說,與同行大企業競爭應采取差異化策略,進行差異化定位,進入二三線城市。
(二)建立多樣化的品牌傳播方式體系,滿足用戶情感體驗的訴求
1.建立多樣化的品牌傳播方式體系
共享單車企業除了應用社交媒體宣傳之外,還應建立多樣化的品牌傳播方式體系。例如,可結合一些廣告的投放、人員的宣傳、公共關系等方面的品牌傳播方式。尤其是應注重有關公益活動的設計與開展,因為公益活動可以有效地幫助樹立企業的責任感,提升企業在用戶心目中的形象。
2.加強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互動
共享單車企業應通過加強網絡社區的建設,增強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粘性,并加強兩者之間的互動,以滿足用戶情感體驗的訴求。同時,共享單車企業也可通過互動,清晰地了解用戶騎行和品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提高品牌管理和維護意識,增強用戶粘度
1.協助用戶有序取放車輛
共享單車企業應借助科技手段,協助用戶對車輛進行有序的取放。對符合規定地點停放的用戶進行獎勵,或通過大數據選址分析,篩選出停放熱點地方。
2.激勵用戶參與企業的優化運營
共享單車企業可通過游戲獎勵的方式,激勵用戶參與企業的優化運營,提高用戶的體驗感。例如,“摩拜紅包車”就是根據大數據分析,建立車輛遷徙模型,用戶以騎行紅包車的方式完成任務、獲得獎勵。同時,應協助調配車輛的供給,實現不同地方、不同時間段的車輛供給。
3.對用戶不同的用車行為給予獎懲
共享單車企業可將用戶的用車行為和信用納入系統體系,對信用高的用戶,給予適當的獎勵;對用戶不文明的用車行為,進行必要的懲罰。
(四)持續創新產品技術,拓寬品牌產品的延伸度
1.不斷提高產品研發技術
共享單車企業應不斷提高產品研發技術,加快產品的研發速度,豐富產品體系,把握市場的主動權,提高用戶騎行的體驗感。
2.采取相關多元化的發展戰略
共享單車企業應采取相關多元化的發展戰略。例如,共享單車可在投放點設置一個流動驛站,銷售與出行相關的衍生產品(如雨傘等)。這樣可拓寬企業的業務領域,增加產品的相關衍生品,激發企業的活力、拓寬品牌產品的延伸度。
(五)夯實品牌文化根基,提升品牌核心價值和理念
1.利益認知方面
主要是通過不斷提高研發技術,提高用戶對共享單車的利益認知。
2.情感屬性方面
主要是通過共享單車品牌的傳播,搭建企業與用戶的情感紐帶。
3.文化傳統方面
通過不斷提煉共享單車企業的核心價值,形成有益的文化傳統,并使之成為品牌的一種理念,從而深入地根植于用戶的心中。
總之,只有夯實強有力的品牌文化根基,才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下,共享單車企業應樹立品牌意識,重視品牌的建立和發展。要根據企業自身實際和市場定位,探索出屬于自身品牌的經營模式。同時,綜合考慮包括品牌的定位、品牌形象、品牌傳播方式、品牌延伸度、品牌文化等因素,合理采取差異化的品牌發展策略,才能讓自己的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