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和養生,原本這個屬于中年人的詞匯,如今卻慢慢成為了年輕人熱議的話題。
在網絡上,不少80后90后年輕人開始感慨自己的養生道路:從前熬夜蹦迪,到如今每天早起早睡熱水泡腳。從前大冬天依舊雪糕冰可樂,到現在夏天出門也揣著保溫杯和枸杞。
我們以前經常對父母長輩們朋友圈轉發的養生文章嗤之以鼻,但好像忽然之間全世界都開始關注起了健康。實際上,隨著我國的消費者消費結構的變化。主力消費者向也開始向80后90后轉移,保健行業正以勢不可擋的腳步走向年輕人的視野。
傳統保健品的營銷困境
保健品行業在傳播上一直有著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新媒體的傳播上,遠比不上其他快銷品類的爆炸性傳播。
說起傳統的保健品營銷,我們往往聯想到的那些鋪天蓋地的功能性描述,強調“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又或者主打親情牌,以孝敬父母長輩等噱頭來引導消費者購買。
而隨著不少美國,澳洲,英國等洋牌保健品進入中國市場,保健品營銷開始“西風東漸”,以國外的先進科技等理念吸引消費者的“進口則優”心理。
但是這些套路用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上,都日漸進入疲軟狀態,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保健品營銷,成為越來越棘手的難題。
年輕消費者的健康追求
正如英敏特研究總監顧菁說過:至2021年,消費產品和服務市場預計將保持積極發展,其中健康和體驗是未來的兩大主題。
隨著消費升級,年輕人和中產階級開始向品質消費轉移。比起老一輩消費者,他們更注重健康和舒適的生活體驗,對預防性的保健品接受程度也更加年輕化。
同時,隨著年輕人的生活工作作息不規律,加班熬夜外賣作為都市年輕人的日常標配,導致腸胃病這類病癥的發病率也在年輕群體中日漸增多。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腸胃炎,脫發,口腔潰瘍,已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絕癥”。
聚劃算引領腸胃保健新營銷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春夏之交正值腸胃病的多發敏感季節。
2018年4月初,一輛貫穿上海地鐵12號線的“腸胃保健”地鐵突然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在這個腸胃病多發的敏感季節,提醒著民眾們要開始注意腸胃保健了。
這趟由聚劃算超級囤貨日和上海申通德高地鐵聯合打造的“腸胃保健”主題上海12號線專列。搭載著當代年輕人喜愛的網絡段子和可愛俏皮的海報,一度帶給乘客門強烈的視覺沖擊。
地鐵車身分為不同健康色主色調,搭配豐富可愛的人物造型。車廂內部的各個角落布滿了佛系卻養生的段子。
(橫屏觀看)
不少網友都說,雖然畫面很清新但是文案卻很扎心。洗腦的同時開始提醒自己要好好關懷一下自己的腸道了。
這趟列車不僅是為了保健品的營銷,也旨在提醒當代的年輕人們要加強對腸胃保健的關注。
李奧貝納說過,好廣告訴求的不是這是“好廣告”,而是這是“好產品”。傳統品牌在互聯網時代面對碎片化環境,受眾口味細分下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在保健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想要建立目標消費人群的品牌忠誠度,除了依靠產品品質和品牌知名度,還需要抓人眼球的營銷手段。而要論當下的年輕人最關注什么,必然繞不開抖音。
聚劃算此次便 “攻占”抖音中的腸胃保健高地,開啟全網首次為腸胃保健打call的抖音視頻。通過抖音和“腸道列車”的結合,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聯動傳播,不僅連接了年輕的受眾,也巧妙地將腸胃保健和此次聚劃算的賣點融入其中。
將腸胃養生年輕化生活化
當下保健品消費年齡層的年輕化,對保健品營銷來說無疑是一片市場的新機遇。一旦抓住這些消費者的心,給保健品行業發展帶來的肯定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此次聚劃算超級囤貨日團隊,借助多樣化的營銷內容和渠道向年輕消費者傳達“將腸胃保健生活化”的一種健康習慣,通過線上的廣度和線下深度兩者結合,助推貨品升級和消費升級的趨勢。
在傳統保健品在現今階段的營銷困境下,聚劃算超級囤貨日通過這一次的腸胃保健營銷,無疑是開創了一條重要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