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于第三方渠道推廣的第三篇文章了,這篇文章我們來講講第三方渠道推廣的操作流程。
我們將它分為5個步驟:
1、制定策略,確認預期
在推廣準備期,我們需首先要制定推廣的策略,確認推廣預期&資源儲備,說到底,我們要想明白怎么來做這個推廣。
1.3種常見的策略:
a.嘗試性推廣:少量垂直渠道測試,以微博,微信,社區為佳,重點看推廣效率;
b.數據拉升型推廣:需要鋪面,多渠道同時投放,重效果,一般會選擇搜索類廣告,網盟,品牌類廣告(電視臺,媒體廣告)等效果類廣告傳播;
b.事件性推廣:通常以社會化媒體大號為主要事件引爆點,輔以其他軟文,媒體發文等進行造勢推廣。
在資源儲備方面,我們要評估已有渠道資源是否足以支持預期,是否需要開拓新渠道。
開拓推廣渠道的常見方法有:
a.百度搜索
b.用戶調研&訪談
c.加入行業群,合作群
d.多混線下沙龍主題
e.多泡行業垂直論壇
2、確認數據&推廣觸達邏輯
確定好了大方向,我們需要考慮下面幾個問題:渠道用戶數有多少?用戶量?地域?人群特征匹配度?過往獲客成本?
如果,你的目標是做到運營工作者中的20%那一部分,你就需要將事情拆分到極致,抓住細節。比如:掌握80%左右的渠道,并且針對于最近的變化,時間精確到周;對于用戶的構成,分布情況,投入產出獲取用戶的成本,有哪些推廣位等都要了如指掌)
3、溝通排期&準備素材
好的渠道,至少要提前3-4周以上溝通時間排期,有的甚至更久,所以必須要提前了解好情況,將排期完成,否則將會推遲整個進度。
所需的素材,可能不止是渠道需要用的推廣素材(還包括Landing頁、其他產品的體驗點等等)。
4、協調資源,落實素材,執行落實
到了這一部分,就要考驗我們的溝通能力,責任心 與執行力了。前面準備了那么多,只為等到這個時候的到來,事情瑣碎,在上下級傳達信息的時候,你能否清楚的表達,就顯得格外重要,否則就會出現無用功,忙了半天結果還做錯了,你圖個啥?
關于素材,我們一定要結合用戶場景和展現形式來做好素材,如果你的素材與主題不搭邊,用戶會不會一臉懵:你把我引進來,又不知道你在說什么,逗我玩么?
素材的3種表現形式有:
a.短文案,banner位等:轉化優先,重刺激和引發關注。
b.長圖文形式:長文案,文章等,閱讀體驗優先,重在層層嵌套,邏輯遞進,植入要軟性,內容要與推廣的有重合,不然效果會比較差。
c.landing頁推廣的2大邏輯:
我們協調資源、落實廣告素材、執行落實都是為了引導用戶直接消費;讓用戶知道這個是做什么的。(重點考慮期望用戶進來以后發生的行為)
5、監測數據,評估效果,調整優化
完成了上述4個步驟后,并不是萬事大吉,開溜回家了。運營是維系產品與用戶之間關系的長期工作,我們先要根據這個推廣后得到數據,來進行效果的評估,不然花這么多錢,沒效果不是白忙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