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休時間,說到信息流,大家不約而同就兩字“撕逼”。作為一個文案策劃,你需要日常想文案,還需要跟廣告主爸爸“撕預算”,與客戶“撕廣告效果”,與設計師“撕圖片、落地頁”!然而有什么用!?文案水平沒上升,撕逼卻是如火純青?。?/p>
不過說句真心話。其實無論你是文案策劃,還是優化師、設計師,我們的KPI都是在一起的,一榮俱榮!
從文案策劃的角度來說,寫出高點擊率的文案是So easy,但是廣告沒什么效果,一切都沒什么用。總的來說,做信息流廣告,一切都是以有轉化效果為前提,增加消費為目的。
有時候我們寫出高點擊的創意,但是用戶點擊進入,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絕對會在5S內閃退,根本就不知道廣告主到底想要誰干什么。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做廣告的最終目的就是品牌+效果,那么為了效果。優化師、設計師、文案、策劃、運營都是絞盡腦汁,導致信息流下過不好的維度也有很多。那么我們單純的看信息流創意,什么樣的創意才是好創意呢?
一個完整的信息流廣告包括:
友好的廣告入口標題+配圖、承上啟下的落地頁、人性化的交互設計。這三項內容的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整體信息流廣告的質量。
而信息流廣告的質量又與大數據的分發質量呈正相關,想要大數據幫我們在茫茫的用戶數據中找到匹配的用戶,必須得先有與用戶高契合度的信息流廣告創意,才能實現有效分發。
實踐表明,符合燒錢標準的信息流廣告創意起碼需要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1、需要明確當下營銷工作成功的關鍵點是什么(用戶視角)
很多時候我們的創意都是停留在“賣貨視角”,文案思路一般是“找尋客戶產品賣點——羅列客戶產品賣點”。比如:“國外房產投資,9萬美元起,做美國房東,輕松收租金!”
信息流廣告大部分用戶都是意向客戶,本身沒有明確的需求!用戶本來只是偶爾搜索過或者關注了某類產品,然后我們通過廣告創意提醒她:光看沒有用,必須立刻行動,否則會有很嚴重的社交風險——一旦你成功喚醒了用戶的興趣,營銷工作的80%就完成了。我們要從用戶接受角度去看,至少你的標題要告訴客戶你的“產品是啥?”、“產品特點是啥?”、“使用場景是啥?”、“明確的行動召喚”(不一定在標題全部提現,但是至少包含了其中的幾個要點)!比如:“如何提高美國名校申請的成功率(產品賣點及使用場景)?來聽聽這個哈佛學長怎么說(明確的行動召喚)!”
2、解決用戶在通往對產品/服務認知行為改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阻礙!(創造認知缺口——減少認知阻礙)
比如,用戶已經有想要減肥的意愿,但是因為不知道怎樣減肥更輕松更健康而擱置了這項計劃,然后我們通過廣告創意暗示她:只要食用一些能量比之前低的食物就可以有效果,用戶就有可能付諸行動前往了解我們的產品/服務。這里所謂的“不知怎么樣減肥有效”就是認知缺口,我們創意主要是要告訴“如何有效減肥”就是減少認知阻礙!
3、聚焦于用戶本人而非產品/服務
學生時代,作文老師常說,寫作要有主人翁意識,信息流廣告創意也是如此。一個靠譜的創意可以讓用戶產生“說的就是我”的感覺,自覺對號入座深入了解。如果只是單純講產品,用戶很難聯想到自己和產品有什么聯系。在定向比較精準前提之下,應該所有看到廣告的用戶都是潛在用戶,那么怎么讓“潛在用戶”轉化為“意向用戶”靠的就是聚焦用戶本身,產生共鳴!
4、承上啟下的說服邏輯
我們標題+圖片主要是首先要擔當起吸引客戶點擊的重任,同時也要讓客戶對我們的服務或者產品產生一定認知或者疑問,點擊進入落地頁,首先頭圖就要承接廣告入口創意,要不加深客戶認知,要不是回答客戶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