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消失,線上流量的成本逐步遞升,網絡營銷的觸角開始向線下生長、滲透,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融合的場景營銷,成為了營銷產業鏈中各方角色新的營銷之選。場景營銷,即利用新興的技術深入人們的生活,針對消費者在具體場景中的不同心理狀態和需求,進而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從而有效達成品牌推廣宣傳的目標。
場景、數據、算法、體驗,構建場景營銷
一般而言,場景、數據、算法、體驗可視為場景營銷中的關鍵要素,品牌通過對積累的消費者數據的追蹤、分析,在特定時空、特定人群、特定關系所構成的特定場景下,貫穿消費者線上線下的行為,挖掘、解讀消費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甚至是其購買痛點,并在此基礎上為其提供實時的、獨特的、有創意的信息與服務,從而實現粉絲拉新、已有VIP用戶的盤活、SCRM管理等,并為最終的銷售轉化、復購率提升,乃至品牌形象的加分等帶來促進作用。
品牌要想做好場景營銷,需要學會抓住線索,這些線索主要來源于消費者相關的數據,諸如消費者的屬性、行為、興趣、狀態、設備、場景等系列數據,數據的顆粒度越細化、越具體,越有利于品牌以消費者為中心生產營銷內容,由此即可大大提升數據轉化為營銷的具體效果。
更多企業進場,催生場景營銷新玩法
場景一直都在,所有的營銷都進入了場景時代,這是一個以消費者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撐,以具體細分場景為載體的高度細分與精準的營銷新時代。縱觀2017年,場景營銷領域最為顯著的兩大“創新”在于OTT和快閃店,前者以家庭之名,后者以體驗見長。
今年上半年,國內OTT終端保有量即已達到2.34億臺,激活量為1.26億臺,其市場容量和用戶關注度凸顯了大屏的變革與價值所在。OTT成為“客廳經濟”的大屏新載體,建構起了新的家庭營銷場景;快閃店,品牌公司為自身推廣宣傳臨時性設計具有主題、概念、季節、流行、紀念等意義的店面,商場、沿街整鋪,或是店中店等人們日常消費的場景也成了品牌營銷所鋪設的場景……
投放渠道率先從移動端發力,線上線下迎來貫通
投放渠道從移動端發力,跨屏是發展方向。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端已成為人們數字生活的重心所在,人們圍繞移動終端,衍生出了眾多的場景,并產生了眾多的數據,這些助力了場景營銷在移動端的最初發力。
在萬物互聯的當下,各種技術衍生品——信息傳感設備、LBS、AR/VR等與互聯網聯結,造就了一個巨大復雜的網絡,可有效覆蓋眾多、各式的場景,語音、圖像、體感等等識別技術也讓品牌對人們的感知更為全面,線上線下的邊界模糊化,并逐漸打通、融合,虛實交織,場景新生,也帶來了新的場景營銷新體驗。
精心搭建的場景,更易觸發用戶與品牌的互動交流
用戶越來越趨于從營銷場景中感受產品和品牌,精心搭建的場景更容易激發用戶的行為,在特定的場景下用戶能夠得到更好的互動體驗,進而可激發用戶與品牌之間產生互動的動力,形成場景與用戶間信息互通的有效循環,潛移默化地向用戶傳遞品牌情感和文化。
以內容為核,以大數據為支撐
“消費者集中到哪里,我們的廣告就打到哪里。”如今,消費者已經不再是對廣告“言聽計從”的被動接受者了,單調重復、乏善可陳的廣告形式、內容只會讓消費者“止步門外”、甚至漸行漸遠。所以,深耕內容仍是持續發力之處,因為內容仍舊是抓住消費者的關鍵,消費者的體驗將成就差異化。
與移動互聯網連接,消費者的“一舉一動”都在被大數據慢慢記錄,通過大數據,品牌將可擁有清晰的用戶圖譜,也可預測其行為。當營銷與場景聯結,大數據所潛藏的營銷價值開始逐步被挖掘。品牌開始關注消費者在特定場景下的特定需求、喜好,學會去洞察、分析場景,抓住或創建不同的場景,把握住與消費者直接、緊密聯系的時機,宣傳自身賣點,狙擊消費者。
豐富場景入口、用戶數據和媒介資源成分水嶺
互聯網商業發展已經進入場景大爆發時代,擁有豐富場景入口、用戶數據和媒介資源的互聯網企業擁有了商業變現的“天時地利人和”,在場景營銷時更具優勢。場景營銷的風口仍在,未來的風向如何還值得去探索,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品牌在借助場景營銷發力時,需要從消費者及其自身需求出發,并把握好其需求的時間和空間因素,再以消費者為中心生產營銷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