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我不相信任何策略性小技巧性的所謂鏈接誘餌。因為這么多年來,我基本沒看到什么例子是通過這些“鏈接誘餌”拉過來了一大堆鏈接。不過,我說的大多是那種帶有一些欺騙性的鏈接誘餌。
當然了,我說的是國內的情況。國外英文SEO領域,也許是存在通過鏈接誘餌來吸引了有價值的鏈接。
但是在國內,我沒發現過什么有價值的鏈接誘餌案例,也至少沒看到過是通過鏈接誘餌來發展起了外鏈優勢,進而推動了網站的發展的。
早些年,外鏈瘋狂的年代,大家應該都見識過58同城的換鏈策略,那堪稱是一場外鏈戰役。幾百個頻道,幾千個目錄,上百人去交換交叉鏈接。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平臺去瘋狂購買媒體門戶站點外鏈的。
雖然,這些行為一定意義都算是觸及了搜索引擎算法規則。特別是直接的鏈接購買,搜索引擎是明確禁止的。但是也代表著,外部鏈接的建設必須要能夠建立起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才能夠讓網站取得足夠的SEO效果。
在外部鏈接建設中,是沒辦法一點點的進行嘗試。特別是58同城這種創業項目,并不是一個傳統企業網站。已經燒了不少錢,唯一目的就是要通過SEO獲得大量流量,而唯一的辦法也就只能是通過外部鏈接這一優化方式。所以,就必須要策劃一個大的鏈接建設策略。
鏈接誘餌,要么靠有價值的文章內容進行傳播,要么有價值的工具來傳播,要么事件進行傳播。這些還算是有實在的內容在獲得鏈接,而那種帶有一點欺騙性質、惡搞性質的鏈接誘餌,就更別說能夠長久的獲得什么外鏈了。
要真正給網站帶來大量具有競爭力的鏈接,還是得靠別的鏈接策略。除非你的網站可以慢慢來,那可以通過一個個的鏈接建設小技巧來給網站不斷積累鏈接。
例如,我們以Zac的文章為例。如果Zac的每篇博文,能夠為Zac帶來3-5篇文章的鏈接,那也算是非常好的了。常年積累下來,也許能夠獲得數百個,上千個網站的外鏈。這種鏈接非常穩定,而且有可能很多來自于大網站的鏈接,權重比較高。還有就是Zac長期堅持輸出行業原創文章,形成品牌,轉載Zac文章的網站也會傾向于主動留下鏈接。
像文章,工具,事件這三種內容類型還是非常適合策劃成鏈接誘餌的。特別是工具或者是工具型的服務。
舉個例子說:在互聯網早些年的時候,只要你的網站做了一些服務性的內容的導航的話,你的網站或這個網頁就非常容易被別的網站引用過去,在他們的網站上留個鏈接導航。
這種例子非常常見于一些政府相關的信息服務內容,如果誰把這些內容集合成一個全國的一個整體統一的網頁的話,這個網頁很容易被其他網站加上鏈接。這種需求,一直到今天也還存在。
在自己的領域內,策劃做一些工具,行業服務集合頁面這些內容都是比較容易獲得傳播的例子。
但現在是移動互聯網,網站增長的速度放緩,網站整體數量下降。做鏈接誘餌能帶來的效果肯定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