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傳聞微信公眾號的展示方式即將迎來改版,消息傳的已經好幾天。甚至都有DEMO圖傳出來,無風不起浪,我傾向于相信這是一個遙遙領先的謠言。而今天又傳出微信即將關閉看一看。這樣看上去,似乎就真的是給微信公眾號的訂閱列表改版讓路了。
1.張小龍的政策:張小龍給微信訂閱號定的底線原則就是去中心化,不干預。讓微信公眾號的生態自行生長,不引導,就能達到去中心化的目的。因為這個原則,微信并沒有設置任何的給微信公眾號的導流機制,讓微信公眾號自己運營。但是微信公眾號的實際生態并沒有達到張小龍的去中心化的設想。
2.被頭部大號裹挾的公眾號。但不可否認的是,微信公眾號的生態正在慢慢被一些頭部大號所占據。后進的新號,如果不自行投入資金去運營,漲粉非常困難。所以,如果再不進行干預,就會影響到整個微信公眾號的生態建設,會出現早期微博上所面臨的被大V掌控著的局面。這個生態就會變成微信公眾號里面的用戶,主要就是跟那些個頭部大號玩。這對于只要是平臺型產品來說,都是不希望看到的情況。
3.微信公眾號改版意味著什么?微信公眾號的打開方式改版,也不意味著張小龍的不干預政策和去中心化的設想的改變。僅僅只是削弱頭部大號的影響力的策略之一。但削弱頭部大號的影響力,就對于后進的新號有好處。避免流量和影響力再進一步流向頭部大號,但后進的新號還是無法得到資源的傾斜,不會有什么紅利。
4.頭部大號吞噬微信公眾號生態的一切。不僅僅是用戶,流量,還有廣告收入,而且還會破壞生態的平衡。我們經常看到頭部大號一篇文章的廣告,能收到上百萬,甚至數百萬。這對于后期微信公眾號的商業化也是有非常的影響和局限。
5.對抗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的數量應該超過2000萬個。如果從底層基礎來說,微信有用戶,有公眾號產內容。只要在產品形態上做改變,就能夠激發內容和用戶的價值。而如果產品形態對了,產品有更多的營收,可能還會反哺微信公眾號的生態,提高內容創作者廣告的收入。
6.改版成為信息流的產品形態,能夠重新激活生態。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打開頻率逐步降低,如果改成信息流形態。那么微信肯定不會有什么排序的權重算法,按照發布文章的時間排序,這樣所有號的文章展示就在同一起點。而且改成信息流形式之后,即使是奉行不干預原則,今后還是可以“優化”“改進”算法對展示進行調整。
7.取關潮會下降,改成信息流模式,用戶的注意力就不會注意到訂閱的公眾號。而心理認識會認為是在看新聞,不看的就滑過就算了。但是這點還要取決與產品的設計,如果取消關注的設計隱藏的不深,也是能夠引發取關。
8.弊端:改版為信息流模式,有些問題能夠預見到必會得到改善,比如削弱頭部號。但有些問題,還需要等待上線后看數據反應才能知道。對于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來說,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有資源傾斜的機制。但這點,我相信肯定是不會的。哪怕你在好好做原創。這不像搜索,你好好做原創,能夠提高網站權重,進而能夠獲得排名和流量。雖然這個機制也非常耗費時間,但至少是一條通道。奉行不干預和去中心化的微信公眾號決定了不可能有這些機制。
對于后進的新號來說,原有機制和生態的打破,對新號來說就是一個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