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的方法五花八門,真要全面去寫的話一本書都寫不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沒有那么多資源和預算去做大規模傳統市場調查,今天介紹實用且低成本的市場調查方法。
一、深入觀察法
老板及項目負責人深入到市場一線,主動去跟消費者和經銷商在一起,到競爭對手的店里,耐心的深入觀察下,就能發現很多有用的情報。
比如:美國有個關于如何讓女性戒煙的前期調查,就是以深入觀察法到購物區的一家咖啡館,偷聽里面年輕姑娘們的談話。結果發現在這些年輕女孩心中,沒有比“她看起來怎么樣”更重要的了。
于是,該機構將已有的關于抽煙損害容貌的信息,與這個新的調查結果結合起來,提出:抽煙會毀了你的容貌——不僅僅讓一個女人牙齒變黃、口氣變臭,還會使得她的皮膚暗淡、眼角起皺、嘴角生皺紋。只要說明抽煙會減少身體的魅力,就足夠讓一個年輕女人戒煙了,用不著說抽煙會減少壽命,會遭人厭煩。
二、用戶反饋法
這是最真實,最低成本的調研方式。依據用戶反饋,可有助快速改進產品,加速升級迭代。
這一點在互聯網行業尤其明顯, 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會按照“用戶反饋——改進——再反饋——再改進” 來方式來持續改進產品。包括小米的“三三原則”,都是通過用戶反饋法,快速收集客戶反饋,以改進產品。
三、定位調研法
基本方法是:探尋已存于消費者頭腦中的“心智快照”,不需要深度思考。你需要尋找的是,客戶對某一品類及產品的最真實的認知情況。定位調研最常用有兩種方法:
第1種是“心智掃描法”,看看品牌建立了什么定位?
就是將自己與競爭對手在顧客心智中的認知掃描出來,了解清楚自己和競爭對手在顧客心智中分別代表什么?
比如金龍魚=調和油、魯花=花生油、多力=葵花籽油、西王=玉米油。
確定了競爭對手在顧客心智中的地位,就有機會找到心智中沒有被占據的機會。
第2種是“語義分化法”,看看品牌分別占據了什么特性?
定位理論創始人特勞特欣賞的方法之一,具體方法如下:
列出產品所屬品類的基本屬性/特性,然后讓消費者/潛在消費者分別給對手和自己打分(1到10分)。目的是了解消費者對各企業提供的這類產品各自有什么想法和觀念。找出自己產品/服務能搶占的那個屬性(不能被他人占據)。
四、在線問卷調研法
只要做一個簡單的問卷鏈接,然后發到微信群/QQ群/官方微博/官方公眾號……,等各類目標用戶集中的群里(別忘了發幾個金額適當的紅包),鼓勵用戶參與即可。
五、大數據調研法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進步,大部分的調研其實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完成。這里的關鍵是找到合適的大數據分析工具并學會使用。下面簡要介紹常用的大數據分析工具
1、百度指數
2、百度關鍵詞規劃師
能看百度搜索引擎【指定關鍵詞】及【相關搜索詞】的搜索量、指導價、競爭程度。細化到每日每個搜索需求,可了解到客戶的關注點所在。
六、二手資料分析法
通過行業網站、調研報告網站、報刊雜志、書籍等信息源來搜索相關信息。
但由于二手資料數量繁多,優劣不齊。所以一定要先明確收集目的,并設定搜索關鍵詞或搜索提綱。這樣才能保證收集過程有的放矢,信息價值較高。
二手資料常用來源如下:
百度搜索:是的,只要關鍵詞準確,方法得當,在百度網頁、新聞、貼吧就可以收集很多有用信息。
知乎:可以了解人們對于某一話題的看法,相對真實。
行業報告類:
行業網站;
行業協會提供的報告。
政府統計部門提供的報告;
行業新聞報刊與行業圖書雜志;
七、直覺
如果你的產品屬于顛覆性的、革命性的創新,那么常規的市場調研可能并沒太大幫助。
因為常規調研,更側重了解現在和過去。但對于未來卻難以預測,尤其是當你的產品非常具有革命性時,在一般的測試調研時得出的結果往往并不好。
深入觀察法(到一線去,看看客戶究竟在談論什么?關心什么?)
用戶反饋法(讓用戶參與進來,有利于增強客戶體驗。)
定位調研法(心智掃描法、語義分化法)
在線問卷調研法
大數據調研法(常用百度指數、看百度關鍵詞規劃師)
二手資料分析法(常用百度搜索、知乎、行業報告類、行業網站;行業報告)
相信你的直覺(適用于變革性的從未出現過的顛覆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