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養就了“火眼金睛”的消費者對廣告的辨識度越來越高,品牌電視劇廣告傳統的背景植入、道具植入已經很難吸引他們的眼球,只有出奇制勝的“神操作”才能更“吸睛”,比如,結合電視劇故事發展的“話癆式”如意貼植入。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少年派》中,學而思網校便通過一系列如意貼、微博的social互動等“戲精附體”的營銷動作,實實在在刷了一波“存在感”。
1.IP+戲精式植入,高度滲透目標人群
先來看看學而思網校的如意貼是如何戲精上身,不斷給自己加戲的↓↓↓
當林妙妙吐槽上課沒意思時,學而思網校靈機一動“戳我,感受有意思的學習”。
當王勝男苦于想讓孩子考上好大學,自己卻沒有能力幫助時,學而思網校立馬放大招“想上好大學,網校有秘籍”。
當沖刺階段,學渣想找學霸補課時,學而思網校一句“這方面,我們比三一更專業”,像是救星下凡,讓多少沒有學霸朋友的孩子一下子覺得自己確實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看到這些貼合劇情的如意貼,背后那個調皮又不失專業的學而思網校仿佛也靈動了起來,削弱了用戶對植入廣告可能引起的反感。這種傳播效果,我們從網友在騰訊視頻討論區的反饋也可以窺見。
從人物設置到劇情安排,再到“話癆式”如意貼,學而思網校在《少年派》的植入精準又潛移默化。
此外,學而思網校還邀請閆妮拍攝了星播報視頻,深度綁定《少年派》IP,借助閆妮個人的明星效應+劇中的家長身份,強勢推薦在線互聯網教育頭部品牌——學而思網校,將其“清華、北大、哈佛等名校畢業師資”的核心競爭優勢及實力背書,明晰地傳遞給受眾。
2.多平臺傳播發力,引爆話題討論
隨著學而思網校“戲精附體”的如意貼持續“被吐槽”,有網友自發在微博發起了話題#少年派廣告成精了#。有著極高網絡營銷敏感度的學而思網校,則立刻借勢這波話題傳播,將《少年派》的主演之一、江天昊扮演者姜冠南的一支原生廣告進行微博投放。
同時,學而思網校還聯合一批娛樂類微博kol,助力傳播,吸引了大批網友參與討論。甚至有網友表示,看了學而思網校的植入廣告,補習班已經被父母安排上了,這以后哪里還敢和父母一起看劇呀?!
值得一提的是,學而思網校重點傳播的姜冠南原生廣告,最初是《少年派》在湖南衛視開播前的TVC廣告,通過在微博進一步推廣,實現了多重傳播渠道覆蓋,觸及不同追劇習慣的家長和學生,從而保障“學而思網校老師很多都是清華、北大、哈佛畢業”的強競爭優勢讓更多目標用戶群get。
3.解鎖劇場小漫畫,深度觸達年輕用戶
長久以來,大眾對補習班的印象是枯燥乏味,大批學生對補習班是拒絕排斥的。如何消除他們的抵觸心理?
學而思網校成功解鎖了“劇場小漫畫”這一更具年輕符號的傳播元素,打破了在線教育平臺“以家長為說服目標”的傳統營銷模式,用不同場景營造輕松活潑的氛圍,簡單易懂的切入知識點,率先完成對直接使用者的教育和說服,進而影響家長的行為轉化。
4.傳播組合拳的背后,是學而思網校的年輕化營銷
當80后90后升級成為家長,小初高的學生全部是00后,如何用年輕人的方式與他們溝通,是在線教育平臺面對的重要課題。很顯然,學而思網校在這場campaign中,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一方面,與年輕人的互動方式是走心的。無論是如意貼,還是#少年派廣告成精了#,整個傳播不是賣點的硬性植入,而是用有趣有料的網絡語言,去真正觸及年輕學生的豐富內心世界,看得出學而思網校與年輕人對話的滿滿誠意。
另一方面,對年輕人愛好的切實洞察。用視頻網站看劇、用社交平臺討論劇,是年輕人追劇的時尚方式。再加上劇場小漫畫這一備受年輕人追捧的創意形式,學而思網校的一整套傳播組合拳,年輕學生還有不淪陷的理由嗎?
當環境改變,能轉變營銷策略的品牌,自然搶得市場先機。學而思網校的這波操作,讓我們看到了在線教育品牌在電視劇廣告營銷中更多新的可能性。有創意、有靈魂的花式“戲精”營銷,才更能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學而思網校這段時間除了在電視劇植入之外,還投放了愛奇藝廣告以及最近在地鐵站和電梯里的時候都有學而思網校的廣告,可以說隨處可見,這種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的方式可以幫助品牌迅速的傳播,各位廣告主如果也有要做品牌營銷的,可以滴滴小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