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的年齡越大,越會懂得取舍,人的成長也是一個慢慢做減法的過程,所以我想跟大家聊聊聚焦這個話題。
很多外貿人,尤其是外貿新人是不懂得取舍,我自己也經歷過這個痛苦的過程,一開始沒有客戶,很著急,怎么辦,漫天找客戶,打電話,發郵件。
最后呢,其實本質上來講是80%的時間都浪費掉了,沒辦法,新人沒有老鳥的指導會走些彎路的,只有走過了才會成長為老鳥。
想想當年的自己,一頭扎進谷歌的海洋里,找啊找,找到一個行業相關的網站,記錄下聯系方式,到了晚上開始瘋了一樣打電話,把客戶都感動的不行,可是客戶怎么說?小伙子,快去睡覺吧,訂單該給的時候自然給。
現在想想,當年的自己真的是嫩啊,勤奮是有了,唯獨缺少了獨立判斷,判斷這個客戶是否值得花精力去跟,這個市場是否值得去做,這個營銷的渠道是否值得投入,不然你只有自己感動自己,靠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所謂的聚焦,我們可以這么理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公司的人力物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你想讓投資回報比最大化,那就要思考到底哪個部分對我的最終結果起主導作用,那么我們就要把80%的精力花在這20%的事情上,避免人力分散,造成資源的浪費。
舉個例子吧,我們在判斷一個營銷渠道的效果時候,怎么才能知道是否這個渠道就是適合自己的,目前外貿的營銷平臺也就那些,傳統的b2b平臺阿里巴巴,中國制造,搜索引擎系的平臺,bing,yandex,google AdWords,google seo,youtube,社交系的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
傳統的b2b平臺我就不說了,流量的紅利期早已過了,你現在進入沒有個十萬八萬的投進去,最基礎的套餐等于白送錢給他們。
搜索引擎,全球統治地位的谷歌,其次是微軟的必應,俄羅斯的yandex等,這個其實也不用考慮太多,谷歌占據了90%的市場,所以如果要花精力的話,那就投谷歌吧。
社交平臺,根據自己產品的屬性來,偏零售的就去facebook做,偏b2b的就去linkedin。
我個人首選的平臺肯定是谷歌,不管是seo還是付費推廣(SEM),不管你是做b2b還是b2c,搜索引擎永遠是線上流量的第一大入口,這就好比水庫放閘,你就拿個漁網等著撈魚就行了,比你主動去釣魚來的快是不是。
再一個我們在選擇客戶類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跟你公司實力相匹配的客戶,你就是一個小作坊或者小soho,偏偏要登世界五百強的大船,第一個問題是這些大企業比較看重供應商的實力,供應鏈穩定情況,第二個是大客戶沒有那么容易做進去,從測樣到中測,小批量是訂單,穩定出單要最少2年左右時間。
所以你可以選擇從貿易商或者小型的終端客戶切入,利潤可能不高,但是能夠維持前期的現金流。
產品推廣方面,一定要集中精力和資金推廣自己優勢的產品,有些不太懂的產品或者行業不相關的先不要接觸,第一你要去了解這個產品,退稅,出口監管條件,還要花精力去找供應商,這個找供應商是一項極其耗費精力的工作,不知不覺一上午就這么過去了。
我知道很多貿易公司做的產品比較雜,但是對于soho還有創業階段的公司來講,前期的首要任務就是求穩,穩中求勝,后期再慢慢拓展產品線,不能讓客戶牽著鼻子走。
有些客戶付款方式卡的那么嚴,利潤還那么低,這種也別浪費時間和精力了,也別舍不得,來來回回溝通也是成本,花時間去溝通值得你去溝通的客戶。